APP下载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

2018-1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400000重庆东华医院,重庆沙坪坝区

在临床当中,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均为胆道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而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情况往往都是比较危急,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甚至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而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治疗是以开腹方式进行,该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需要恢复的时间也较长,并且患者可能面临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则多选择以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优势更加明显[2]。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出发,所有患者均在该手术方式下,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200例,重点观察在不同手术时机下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200例,男87例,女113例;年龄38~76岁,平均(48.6±5.1)岁。其中100例患者为择期手术(对照组),100例为急诊手术(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所选患者均依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3],且本次观察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为择期手术,即先采取药物治疗3~5 d,如进行抗炎、解痉、补液等治疗,而后患者好转,在1~3个月内无症状,再实施择期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为急诊手术,即对患者实施5~7 d的药物治疗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具体的手术治疗如下:①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将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头高脚低15°,右侧抬高10°;②使用10 mm带保护装置的Trocar,于脐孔上缘进行穿刺并置入套管,气腹压保持在8~13 mmHg范围内,而后插入30°镜头,实施腹腔情况的探查;③经探查后,则依次于剑突下、右腋前线肋下2 cm位置置孔,并建立器械通路;手术过程中患者腹腔内的粘连、结构等不清,则需要另外在有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处加孔;④在进行手术时,针对出现胆囊张力过高,则进行气腹针穿刺胆囊,吸出胆汁降低气腹压后,再实施胆囊切除。

手术治疗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中转开腹、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并发症等情况。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情况:根据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中转开腹率5.0%,并发症率5.0%;观察组患者发生中转开腹率2.0%,并发症率3.0%。后者手术中转开腹及并发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mL)观察组 100 66.3±14.9 52.1±11.6 40.7±12.9对照组 100 83.7±15.2 78.9±16.8 42.1±13.8 t 8.320 9.125 7.361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对比(n)

讨 论

胆道系统疾病当中,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为常见病,胆囊结石是胆囊内的结石引起的疾病,现胆囊胆固醇结石较为多见,且仍有上升趋势,而当患者胆囊结石没有得到控制,胆囊则会继续增大,并且很可能出现合并感染,从而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胆囊炎[4]。依据相关临床报道,针对急性胆囊炎发作期的患者立刻进行手术治疗,实际存在的风险较大,故过去治疗该疾病多选择先以药物控制之后的1~3个月再行手术治疗。但随着临床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技术、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发展,在近几年的临床观察之下,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患者可于药物治疗5~7 d后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在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之下,患者无并发症率上升情况[5]。目前临床当中,针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多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且该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与患者手术的时机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根据国内学者研究及相关临床报道,患者胆囊炎发作之后,于患者发作后的48 h之内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本院此次具体展开观察和研究,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200例进行观察,所选患者均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术手术,但是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不同,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的是择期手术,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的是急诊手术。依据对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66.3±14.9)min、术中出血量(52.1±11.6)mL,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40.7±12.9)mL,手术中发生中转开腹2例,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胆漏2例,出血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尽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