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江鲜好好聊个天
2018-11-20丁云
记者 丁云
苏州不缺吃的。有心相,上哪儿都能找到好的食材。懂得、理解食材的人,想方设法都会呈现食物的活色生香。最后再回到心相,珍稀那时、那刻、那物,与食物好好“聊个天”,再“八个卦”。
“一条鱼”的位置
水乡就是水乡,总有“一条鱼”的位置。
流行的那张江南人的“吃鱼时间表”里,说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苏州人的餐桌上,能吃到的地产水产绝不只这些。地理范围上看,苏州东南西北的四个点,两个位于长江,一个位于太湖。除了青、草、鳙、鲢、黑、鲫、鳊、鲤等常规鱼类,更有不少江鲜,比如昂刺鱼、江鲶、松江鲈、鳜鱼,再如刀鱼、鲥鱼、鮰鱼、银鱼,圆口铜鱼、胭脂鱼,或者猪尾鱼、河豚、鞋底鱼、鳗鲡,又如鲴鱼、乔丁鱼、白条鱼、红眼鱼, 再来还有江虾、文蛤、江蟹、蟛蜞等。
油菜花花开时的菜花鲈,也就是塘鳢鱼;开到最烂漫时,菜花甲鱼藏掖了一冬的脂肪,肉质肥美,尤其裙边柔软又带着糯性。早春尝刀鱼,仲春品鲥鱼,到了暮春就吃河豚。现在前两个想都别想。不过古菜谱里的说法、做法挺有意思。鲥鱼也叫惜鳞鱼,一出水便死,因不愿在挣扎中碰坏鱼鳞。老菜谱里有一道关于鲥鱼的菜叫网包鲥鱼,用猪的网油将鲥鱼包住后蒸,保护鱼鳞的同时,网油渗入鱼鳞,使鱼鳞和鱼肉更加肥美。这也权当传奇听听罢了,长江鲥鱼早已多年无踪影。但也不是完全见不到。有人工养殖的鲥鱼,整身鱼鳞五彩斑斓,整池鱼全部绕一个方向迅速打转,神奇又壮观。就连装运器皿也是圆筒状,一鱼一筒。
苏东坡对很多食材的评价都甚高,却都不及那块长相略显寡淡的“东坡肉”出名。比方他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别的不说,论长相河豚就胜很多鱼类一筹。身体椭圆,头圆口小,生起气来,腹中气囊膨胀成一个圆鼓鼓的小球,口中上下各2颗板牙,是受青睐的“呆萌”相或“丑帅”相。这么可爱的俩大牙,却可以直接咬断6号铁丝,更别说毒性,这叫反转“鱼生”。
就来一碗“豚骨汤面”吧
苏州的沿江饭店几乎家家会做河豚。红烧之外,也有奶汤的。《山海经·北山经》说,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知道它有大毒。
毒素聚集在鱼体内脏。毒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季节及身体部位有所差别。卵巢最毒, 2~5月卵巢发育期分泌出巨大的毒性,产卵期过后有所减弱。卵巢之后,毒性由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依次减弱。到了皮、精巢、肌肉部位,毒量很少,或无毒。
肝脏,按理是河豚鱼身上剧毒排名第二的部分,也不是不能吃。日本人奉为极品的河豚鱼宴,除了西施乳,就是肝刺身。在苏州沿江的饭店里也能吃到河豚肝脏,而且毫无想象中的仪式感、紧张感。当预制的河豚汤煮到沸腾时,将备好的生鱼肉、肝脏倒入锅内,奶白色的汤锅冒泡翻滚时,即可出锅。涮出来的河豚肉看起来并不像鱼肉,肉上纹路倒像鳄鱼的腹部,土黄色的肝脏更像动物的脑状物,极嫩。神奇而带有煎香的肝脏,吃了还上瘾。
那肝脏其实用剪刀剪成片后,先放荤油里高温消毒,像熬油渣一样煸出里面的血水和毒素,而后表面结壳成象牙色。直到用勺子按压,冒油而非冒水时,肝脏解毒算是成功。厨师讲,河豚毒素是一种动物性碱,在200℃以上高温中加热10分钟,毒素可以完全被破坏,毒性消失。
扪心自问,人对于吃真挑剔。就算对食物本身不挑,但听到各种有关于吃的奇闻异事、活色生香,还是会想入非非,食欲大开。
偏好奇门的日本人吃河豚宴,也很少食到剧毒排名第一的河豚鱼子。但张家港当地农村,老一辈人用一种古老的方法烹制河豚鱼子。
处理内脏时,鱼子被剪出,这是一团由一层薄薄的粘膜包裹住的粘物。用盐腌鱼子,将水渍干,腥味去掉,以一根线牵住,放至阴凉处,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到个把月中,鱼子被晒到极干。因为有粘膜,鱼子不会分散,缩并成一块。晒干的鱼子收集得越来越多,够量时,放锅里用乡下土灶烧。只有盐和酱油调味,烧上一天一夜,一粒芝麻大小的鱼子涨成黄豆大。
这是过去穷人家子们没东西吃,老人挖空心思为他们制作的零食。每次限吃两三粒,吃多了会胀肚子。《山海经·北山经》里也记录,河豚名铈鱼,吴人说它的鱼子吃下去肚子发胀……“但那种干香,放在嘴巴里越嚼越香。”这是一个会做河豚的当地厨师说的。
河豚鱼子是现代厨房里的废弃物。一条河豚只有两小块鱼子,一锅至少要集满十斤。土法烧时,下锅前打电话给相熟的朋友,“我要烧河豚子啊,哪天会烧。”只说什么时候烧,并不喊人来吃。 “要吃自己来”是潜台词。忌讳怕出问题。但人们都懂,想吃的话届时自己带个碗上门。
食鱼味,八鱼事
中国很多古籍歌颂河豚肉鲜美,但世界上最嗜食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江户时代盛行吃河豚。日本吃河豚鱼的禁食令存续了几百年,但人们依然我行我素,把河豚称为“冬天味觉之王”。河豚鱼料理店为食客提供全席套餐,包括河豚鱼刺身、汆河豚鱼皮或河豚鱼皮冻、烤河豚鱼、炸河豚鱼、河豚鱼火锅,最后还有河豚鱼烩饭等,河豚鱼翅酒。
在当地的“河豚宴”里,从河豚的鱼皮、肉、肝,到雄性河豚的精囊无一不涵盖。冷菜里,有将腌制风干的河豚肉,制成手撕河豚;河豚皮切丝凉拌;河豚肉片成极薄的鱼片,炸出香脆感;鱼骨也不能浪费,炸松脆后制成椒盐鱼骨。热菜中,抛弃传统做法,白煨,出菜后的汤汁不多,乳白色上泛着些些金黄,但极其浓郁,再撒上新鲜的毛豆或青豆。丰厚的蛋白质使得食客们的嘴唇黏连。再取一条河豚,做成两味,配饭团和草头,每味覆半张鱼皮,是河豚捞饭。河豚肝脏红烧,像扣肉一样做成扣碗形式,围上鸡毛菜、草头。西施乳煮熟后淋上杏鲍菇汁。江南土鸡烧河豚,说不清楚是河豚鱼的味道,还是鸡的味道。河豚鱼肉还可以切成丁,加上胡萝卜丁、玉米粒、松子仁拌成馅,做成金鱼饺。剩下的河豚骨吊汤,下宽面,真正的“豚骨汤面”啊。
经长江的浪涛历练,江鳗肉质细腻,口感柔滑,鲜味浓郁,经得起更长时间的烧制,更入味。但鳗鱼的看点之一,还是在抓。身形特点及周身那层黏膜,使得它很难在水里被十指抓住。所以用网兜捞。捞出水面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扣死七寸下的部位,即使不停地扭曲缠绕手臂,也不会被逃脱。女孩子臂腕上的力道弱,很容易被这个滑头滑掉。
杀的时候,剪刀使在腮下面的位置。特殊烹饪要整条型时,下刀在肚脐那里,之后张开嘴巴,剪掉腮,用筷子翻搅,将缠在肚脐那里的肠子剪断,这样,肚皮就是整的。整个过程,犹如处理鳝鱼。所有鳗鱼又名“白鳝”。宰杀后,也是用开水烫。黏膜出了水之后很粘手,影响到随后的加工、菜形、汤色。烫洗干净后,打上花刀。
比起普通鱼类, 也属于价高鱼类。烧鳗重点在火工、火候。短了不入味,嚼不动;长了过老,也嚼不动。一种做法是用菜油烧,荤素搭配,味儿香汤水亮。大蒜子、葱姜先略煸以去腥,再下鳗鱼。旺火烧,鱼的脂膏莹润而出后,改用中火煨,倒入先前吊好的鱼汤,江鳗的味道就更浓更香了。最后慢火收汁,汁水因油脂的关系,晶莹透亮。
江鲜里有的鱼类,平日里吃得欢,真的不了解它们活着时的样子。清明前后定常吃上一两回的昂刺鱼,但它上钩后会“嘎嘎”乱叫。苏帮名菜“松鼠鳜鱼”名气响,但鳜鱼其实是一种性格凶猛的鱼类,鳍刺有毒腺分布,是淡水刺毒鱼类中最毒的之一。再比如说鞋底鱼直接长得脸朝上,口部向下向后弯曲呈弓形,鼻孔位于两眼之间,这么难看特想一见。再说鳗鲡,“绝食”一年半后仍能生存,养殖寿命也可长达50年。鳗鲡还是世界上最“妖”的鱼类之一,性别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公鱼,反之变成母鱼。说来说去,以前吃过的都不算数,得重新再吃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