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波兰舞曲Op.26 Nr.1演奏技巧及情感分析
2018-11-20刘韫
刘 韫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肖邦及其创作的波罗乃兹舞曲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华沙邻近,在他20岁的时候,开始游历于欧洲各地,一路上举行许多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也继续进行了音乐创作。在德国的斯图加特时,波兰被沙皇俄国占领,肖邦听到这个消息后期望用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来激起波兰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抵挡热心,随之这种心情也变成了肖邦进行音乐创作的源泉所在。在他后半生创作的曲子中很明显可以体现出对祖国深切的怀念以及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外来侵略之后的痛心。
波罗乃兹舞曲的产生通常来说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来自于一些民间的私人家族聚会为调整气氛时所跳的舞蹈,另一个是来自战士们打仗胜利凯旋归来时所庆祝的一种舞蹈。两种说法最终都是以庆祝为目的的。波罗乃兹舞曲这类型的曲子也从各方面刻画出了波兰男人典型的性格特征,因此也通常被人们称为波兰舞曲。肖邦也利用这种曲式结构创作了很多经典而又雄伟的作品。
波罗乃兹舞曲盛行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是那个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舞曲,通常乐曲是从强拍开始,多选用带有附点的节奏音型,并在第三拍上结束全曲。从曲式结构方面来看,最常见的是复三部曲式结构类型。而相对应波罗乃兹舞曲的波罗乃兹这种舞蹈被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称作为一种“美丽,荣耀,显现气势的博览会”。可见这种舞蹈在当时所占有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二、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的演奏技法
(一)阐述肖邦创作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的背景
Op.26 Nr.1是肖邦献给约瑟夫·德绍尔的一首作品,作于1834-1835年。在创作这首波兰舞曲的时候,肖邦已经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学习。在他20岁的时候,为了继续在音乐方面进行深造,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远赴他国,在临走的时候他带走了一捧祖国泥土,以此怀念故乡。在途径维也纳时,华沙爆发了反沙俄统治的武装起义,他为没能参加这次神圣的民族战斗而深感遗憾。肖邦在经历了祖国的落陷及当时时代的感染激发了强烈的创作兴趣,而Op.26 Nr.1就是在此时被创作出来。
(二)对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的曲式结构分析
肖邦这首Op.26 Nr.1的创作,仍然按照之前的舞曲进行创作,是一部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的结构乐曲。
图1
主部A的引子从低音区进入(如图1),用干脆利落的快板进行双手反附点的推动,而此刻力度由ff渐强至fff,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音乐好像在描绘波兰民族誓死保卫祖国反抗沙俄残酷欺凌的画面。之后用连续的强音把调性处理到主和弦上并由此将主题引出。只是开头的引子就足以让人心情激动并充满振奋的情感。主题是由弱起开始的,加上右手的级进上行,不仅仅增强了乐曲的旋律性,也使得音乐画面显得更加的温暖美好,仿佛肖邦在描绘波兰和平时期人们美好的生活状态。之后的柱式和弦轻声进入后,重复几次,停留在属和弦后引出一段主题,好像又一次用心灵的语言对故土倾诉自己心中的怀念之情,这样手法不仅很明显的可以体现出肖邦擅长于对不同类型装饰音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增加了整首乐曲的灵动性。
图2
整个乐曲的中部,左手的和弦透露出柔美而又有民族斗争的精神。随后的乐句在其中添加了少许不协和的要素,使旋律产生了细微的冲突感以此来推动乐曲情节的戏剧性开展,深入体会音色,它们之间好像在对话又好像在呼应。突显出肖邦的作品之所以给人深切的动感,与他对和声言语的安排、切换和运用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同样也是肖邦作品的精髓所在。
(三)对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的演奏技法分析
1.手腕力度的弧形运用
在这首乐曲中,肖邦将浪漫感觉与民族兴亡的感触紧密交织在一起,使这首波罗乃兹舞曲在弹奏上多了一些随心的感觉,因此在音色与力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有力度的弧形运动,它在烘托音色和调整力度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引子部分弹奏的时候需要放松手腕,增加指尖部分的爆发力,突出肖邦在听到波兰民族起义失败之后的激愤之情,深切体会并运用到弹奏过程中。随后的抒情部分手腕做弧形运动,使乐句分明清晰。更加表现出肖邦远离故土对祖国深深地思念之情。
2.琶音式的手指迅速跑动
手指在琴键上的迅速跑动起到了使整个乐句的节奏更为紧凑,使旋律线条更为有律动性。也促使这首波罗乃兹舞曲的情感更加丰富。弹奏的时候关键有这几点:首先,手指灵活运动是弹奏琶音时的关键。其次,手腕的弧线运动及力度传送也很关键,而指尖的爆发力在音色的转变上也显得尤为重要。
图3
在乐曲第26、28、30和31小节跟着旋律线条向上做弧形运动(如图3),整个一连串的琶音低沉而又紧凑,一串比一串的力度逐渐增强,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誓死保卫祖国的军队,也可以体会到波兰民族人民抵挡外侵的决心。而这就更加突显出肖邦对祖国落陷的悲愤和哀伤,这个乐句在全曲是属于一个过渡的乐句,同时也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三、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的情感分析
(一)对肖邦进行深入了解
在1830年,由于法国七月革命的爆发,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各国,也鼓动了欧洲各国的独立解放运动。同年11月,在一批贵族青年的带领下,不胜欺凌的华沙公民进行起义,在维也纳游历的肖邦得知后,也计划立刻回华沙来支持革命。但是,肖邦的父亲和兄弟纷纷来信劝阻,认为他作为一名音乐家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远比亲赴战场有意义。当时肖邦很不愿意,但最后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只身前往法国巴黎,而他的后半生也是在巴黎度过的。
尔后,肖邦的音乐创作个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浓郁的民族主义与爱国热情就是在这时深深地融入到他每一首著作里。但没能像一个真正的兵士一样奔赴前线,与伙伴们一同为维护家乡而战斗是肖邦终身的惋惜。起义失利的音讯传回法国,肖邦心里的惋惜转换为深深的自责。这种无法解闷的苦楚摧残着肖邦,他只能借音乐来解闷自己心中的悲痛。
(二)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深入感受肖邦创作时的情感,并对此加以分析
肖邦一生中创造的很多著作都富于了丰厚的颜色和细腻的感爱,他将音乐用最漂亮的方式展示给了世人。在他的每一部著作里除了浸透深入的内容以外,在情绪和颜色上愈加像是一部部构造矮小、个性精约、意境深邃的抒情诗,是肖邦这位巨大的“抒情诗人”在阴雨中饱含诗意和道理的成功之作。
(三)波兰民族音乐风格对肖邦创作的影响
肖邦是浪漫主义期间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最具浪漫主义个性的典型作曲家,他在钢琴作品创作领域中的位置和功劳是任何一位作曲家所不能比较的。之前有人建议肖邦去创作其他体裁的著作,比如说室内乐、交响、管弦乐著作等等,但是肖邦坚决持有着对钢琴的专注和忠实,而且自嘲的说自己不适合写别的体裁,正因为他对于钢琴著作的“专注”,他将一切的热心以及天分都通通投入到了钢琴作品的创作中,使后人在演奏肖邦的作品时,对于著作中既有漂亮到让人沉迷于其变化多端的和声中无法自拔,却又兼备了谱面看似简单上手却隐藏着各种技能难题而对他“又爱又恨”。
肖邦在离开祖国远赴异国他乡,因看到祖国公民堕入到亡国的水深火热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悲愤和苦楚全部都投入到了他激愤的音乐创作之中,然后创作出了很多有对于“革命”主题的著作。如肖邦练习曲Op.10之12的《革命》练习曲等。
四、结语
肖邦的这首波罗乃兹舞曲Op.26 Nr.1音乐语言描绘细腻、情感丰富,在乐曲中很明显可以体会到他创作的波罗乃兹舞曲有情节性和戏剧性。使得整个乐曲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在肖邦流浪异乡时,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用波罗乃兹这类体裁得到了寄托,这也使他把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征与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爱国热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不仅带给了世人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还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给之后的音乐家留下了无限的音乐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