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城市思维推动城市发展全方位提高城市韧性越来越重要

2018-11-2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楔形韧性步行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应转变思维方式和理念,树立和倡导“城市思维”,将“韧性”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各个环节,运用发展的、空间的、共享的、生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城市、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全方位提高城市韧性,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经济韧性: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

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展现出更强的韧性。经济韧性增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绿色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城市思维”,注重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运用综合、多元化的措施,转变粗放的建设方式,既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加法”,也有控制资源消耗的“减法”、推进科技创新的“乘法”和消除体制障碍的“除法”。今后,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韧性:建设楔形生态空间

楔形生态空间,即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镇建设空间相互穿插,形成以楔形、带形、片状为主要形式的生态空间系统,是构建城市“风道”、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楔形生态空间要在已有城市绿地及规划城市绿地基础上布局,将城市中的分散绿地连接成片,使其达到规模效应。楔形生态空间的外围应与城市周围的耕地、风景区、防护林带等相衔接。丹麦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 莫斯科的楔形绿地都是典型的例子。根据北京新总规,北京将打通九条楔形生态空间,构建市域绿色空间结构。

■交通韧性:推进TOD发展模式

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TOD)是一种从全局规划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是韧性城市的基础性模块之一。一个TOD模块里,每个居住点中的居民步行500m即可到达公交车站,公交车站步行500m即可到达地铁站。未来城市规划,要以TOD为导向,各种功能设施综合设置、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促进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复合廊道对城镇体系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强化公共交通枢纽对核心城市、重要地区的集聚带动效应,突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土地复合利用,推进城市功能整合和布局优化,降低居民出行距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2017年底落地的浙南科技城“TOD社区”,将打造成为“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出行韧性: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

步道、自行车道共同构成城市交通的慢行系统,不仅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韧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后,要加快构建连续安全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体系,保障步行和自行车路权,开展人性化、精细化道路空间和交通设计,创造不用开车也可以便利生活的绿色交通环境,提升出行品质,实现绿色出行、智慧出行、平安出行。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公共活动中心,设立步行通道、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形成“B+R”立体慢行换乘系统。积极鼓励、引导、规范共享自行车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规范和停放区设置导则。在这方面,北京市提出了到2020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由现状70.7%提高到75%以上,到2035年不低于80%的目标;上海市则明确至2035年全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5%左右的目标。

■安全韧性:构建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进一步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需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建立预警发布和公众监督信息平台,健全应急指挥、应急保障制度,加强风险防范、灾害处置、常态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各领域和重大活动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城市脆弱度,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推进生命线系统预警控制自动化,建立健全多路多源的生命线战略安全体系,提升生命线廊道的综合抗灾能力。

猜你喜欢

楔形韧性步行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稳住农业基本盘 增强发展“韧性”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魔方小区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趋势攻略之形态学(18):多重性的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