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中国经验及其理论思考
——兼评《跨文化虚拟共同体:连接、信任与认同》一书

2018-11-20张路黎

新闻前哨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国华人族群跨文化

◎张路黎

滚滚而来的现代化浪潮帮助人类挣脱了空间的局限,在全球疆域中往来穿梭;人所制造的信息跨越时空、跨越语言的边界在全球流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话语与话语交织交流,对话对抗,构建着现代人混杂混融的文化生存空间。面对这样一个混杂流变的世界,飞速压缩的时空,亨廷顿惊呼“文明的冲突”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哈贝马斯则积极探索在“交往的理性”之上重建文明对话之可能。近年来,一批走在“网络社会”与“跨文化传播”交叉地带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全球混融观”。他们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并且相互依赖,由此带来文化身份(认同)的混杂、价值观念的混融,从而演进出新的具有多重复合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最终达到全球共融。因此,人类可以期待一个同一性与多样性整合交织的大同天下终将到来。

这样一种假说为我们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思考全球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连接”究竟是带来碰撞、冲突?还是带来信任、理解和新的认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会否带来一种新的可能,让我、你、他在虚拟空间中重新聚合为“我们”?在网络社会中,孤独的个体能否重拾“亲密的原乡”?肖珺所著《跨文化虚拟共同体:连接、信任与认同》是这一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作品之一,作者选取了国内和国际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一方面深入揭示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及其社会参与,一方面系统探查海外华人社会运动中的虚拟共同体演进。该书关注“基于现实社会身份的个体如何在网络空间中组成虚拟共同体,他们在虚拟共同体中是如何互相连接,进而能够实现认同、形成信任关系。在此过程中,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又是如何发生的。”[1]这些内容正是直面新的时代问题的探索。

一、跨文化虚拟共同体中的数字化生存与跨文化生存

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自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互联网革命。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向纵深发展,在交通运输、大众传媒和大学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互联网带来的城乡之间、东西之间的空间压缩、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构。在这样高速、压缩、流变、混融的大背景下度过成长期的90后、00后们,具有多种与前代人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研究者们称为“数字原住民”。同时,人员流动频繁、信息流动频繁、人际之间交往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在多元混杂的文化环境中长大成人。当他们步入大学校园,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来自不同文化,他们交往的老师和同学具有多种文化背景。这些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生存”境况。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跨文化生存”境况中的主体是不是就一定能形成跨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敏觉力呢?来自不同文化的“跨文化生存”主体,是否有能力建立跨文化连接和信任关系呢?

对此该书颇具新意,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的虚拟学习共同体研究,明确指出“他们更倾向和习惯于屏幕阅读、强调更新速度、对信息的选择更为主动,擅长完成多种任务,习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人际交往和获取信息。”[2]这批“数字原住民”凸显出两种网络交往特征:“数字化生存”与“跨文化生存”。此外,对虚拟学习共同体中“信任”的研究具有启示性,研究指出团队成员在合作伊始能够建立快速信任,但长期信任的比例较低,“跨文化成员之间信任的建立,不仅受到能力、信任倾向、组织愿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还与文化、个体特质等因素紧密相关。”[3]因此,在时空压缩的当下,互联网能帮助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连接,但这种连接能否建立信任、重构认同还受到社会与个体差异的多重因素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全球华人共同体的云端互动

美国华人群体同样是一个“跨文化生存”的群体。对于美国主流社会而言,他们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一方面,边缘的族群身份带来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另一方面,身处于中西之间的文化身份又赋予他们开放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的理解力和敏觉力的可能。纵观美国历史,美国主流社会从来没有以真正开放的心态接纳过中国文化,也没有以平等尊重的心态接纳过华人族群及其文化身份。在“熔炉时代”,主流社会解决族群间冲突的指导思想是削平文化差异;而在号称“文化多元主义”,实则“文化相对主义”的“沙拉碗”时代,主流社会解决族群间冲突的指导思想是“疏离”,试图以互不干扰的方式在不同文化族群之间防止冲突。这样的族群政策忽视了对话、交流和交往的力量,可能引起不同文化族群之间、主流族群和边缘族群之间更深的误解和对抗。

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下,美国华人群体是如何构建其身份认同的?在网络社会的进程中,他们又是怎样运用新媒介构建虚拟共同体从而进行跨文化抗争的?美国华人群体是中美两大国,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跨文化使者,上述问题是中美两国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往学者或以哲学思辨、历史文献与经验观察的方法思考,但其结论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数据的支持。也有学者深入到在美的华人社区进行调查研究,但由于条件所限,这样的成果从总量上较少,且难以随时代发展从多个角度不断更新。该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深入探查美国华人社会运动中的多重虚拟共同体,从云端互动的角度来透视美国华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文化抗争。

该书对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验证和有效补充,提出这些跨文化虚拟共同体中呈现出的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规划性认同是非线性共存的,“认同的转化并非相互更迭的过程,多种类型的认同共存于运动发展的相同阶段,并相互支撑。”[4]这一发现具有理论创新的价值。另一方面,该书认为华人在新媒体社会运动中所建构的身份认同是有局限性的,比如“离散族裔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他们仍然会处于不断的矛盾和协商之中。即便他们在新媒体社会运动中可以自由地表述和展演不同的身份认同,却仍然无法自我建构成为真正的当地人。”[5]这一结论,令人想起杜维明先生曾经提出的“文化中国”说,即,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因精神上的联系而能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展现该书对美国华人群体身份认同的多重性及其内在的矛盾性,透视出互联网时代全球华人共同体的一些新变化。

三、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后续研究问题

该书开辟了一种“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视角。在这个新兴的学术空间中,尚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一是如何跨越价值观的边界建立跨文化的理解。价值观念体系是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部分,决定着个体的喜恶爱憎,影响着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组织结构和政治体制,并且对礼仪、表征等表层文化具有形塑作用。因而,价值观念的相互理解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乃至形成跨文化共同体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将“虚拟共同体”的构建问题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之中来研究,那么“文化间价值观念的理解”可能也是一个应当聚焦的维度。在混杂流变的当下,不同文化的个体与群体如何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价值观念的相互理解,进而建构跨文化的虚拟共同体?是跨文化传播研究同道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是全球混融背景下新的“超文化”空间的特征,以及在这种“超文化”空间中跨文化虚拟共同体形成的可能性。美国政治学者英格尔哈特曾说:“文化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文化在流变与新变中生生不息!文化间的交流混杂使每种文化都不复是原来的面貌。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都聚合出一些多重文化混杂的“超文化”空间,在这种“超文化”空间中,会否形成一种基于文化交融之上的新的身份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共同体?例如,语言既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文化的表征。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语言间的互译从来就不可能完全等值。那么,我们是否能跨越语言的边界形成跨文化连接、信任与理解,进而重构个体的认同?

跨文化虚拟共同体是人类交流的梦想在数字空间中的延伸。西方人梦想着巴别塔、中国人梦想着大同天下。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今天,当恐怖主义的阴霾在全球上空飘荡,当文化多元主义一再遭遇漠视,很多朋友开始怀疑,“美人之美”如何可能?也许,跨文化传播研究正是在现实的“不可能”之基础上思考通往理想之境的可能性。

注释:

[1][2][3][4][5]肖珺:《跨文化虚拟共同体:连接、信任与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猜你喜欢

美国华人族群跨文化
早期美国华人的文化与族裔意识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浅谈对美国华人及其自我认知的认识
居住国、跨国和全球视角——美国华人身份认同研究的文献述评*
为美国华人权益而战的学人——王灵智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