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学”之左右辨思
2018-11-19牛海燕
牛海燕
摘 要:“分享式教学”倡导“以学生自主的问题导入,分享学生个性智慧”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成一种“学之所能、行之自然、思之所欲、非牵非逼”的学习状态。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主旨,如何实现学生共同成长、共生互补、交流共享、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是我们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 自主学习 语文素养 主体地位
近些年来,分享式教学又为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一次全新体验,倡导“以学生自主问题导入,分享学生个性智慧”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站在教室中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成一种“生之所能、行之自然、思之所欲、非牵非逼”的学习状态。课堂以“问题—思考—分享”展开教学流程,这种理念与我们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主旨有机融合,它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凸显如下:
一、“分享式”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的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发展.而“分享式教学”最根本特征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更多机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小组合作探讨时,学生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思”的能力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落实、提高。让更多孩子参与课堂学习,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体的潜能。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学生通过梳理提出关键性问题“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并自主解决。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人人都有表达自我认知的机会,学习目标明确。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倾听、语言表达、思考、语言整合能力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在班级进行分享交流时,小组全体成员参与汇报,人人抒发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又一次充实升华。“分享式教学”为全体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分享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善于在老师、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分享式教学”为孩子们的羞涩挡上了一层屏障。由于先是小范围的学习交流,让更多孩子消除了顾虑,打开思维空间,问题意识,探究精神自然生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个性发展也随之生成,打破常规课堂状态。即相当一部分孩子一节课一言不发,思维束缚,如教学《女娲补天》以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学生的个人观点充分表达,同伴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问题是浅入深,由点至面,学生的概括完整、具体,对文本内容、人物品质呈现建设性的意见,还有的小组引入到神话故事的意义中,折射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分享式教学”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分享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让课堂更开放,因为人人参与让课堂更有活力,是学生质朴的思维,让课堂更有生命力。通过“分享式教学”,把一个孩子的思维变成一个小组的思维,再把一个小组的思维变成全班的思维,将单向思维转化成多向思维,呈现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课堂。传承新课标理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如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为什么实验能成功?”直接的原因有;其一是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其二是三个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分享式教学,从个体到小组,从小组到全体,最终孩子们有多元思维的生成:其三是小女孩的沉着冷静,其四是其他队友服从命令,关键时刻听从安排,其五是孩子们危急时刻,遵守规则。其六,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分享式教学”在我们语文学科的课堂实践中确是发挥巨大作用,但这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思考中我的困惑如下:
1.“分享式教學”最突出的特征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值得我们探究,有完整的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旨是提升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协作中有情感的交流,有思维的碰撞、有个性的发展、有智慧的分享,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这一出发点也是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合作学习是“分享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2.“分享式教学”看似对教师课堂的解放,实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对课堂了然心间,教师如何做到有效的介入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式教学”课堂,提出“解放老师”的主题思想,就是淡化教师在课堂的主要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教育理念折射的现象实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需对文本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对课堂教学秩序熟谙,对学情进行一定的,基本是能较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但对学生的,其主体地位略显不足,尤其中等生、后进生甚至几节语文课堂不闻其声,不动其思,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分享式”教学为多数学生搭建了“参与课堂,积极表达”的平台,课堂交予学生。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还不够完善,教师在课堂的有效介入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有效介入应做到几点:对教材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教学点,对学情(每个孩子)做充分预设,从学生“提问题,研讨问题,交流问题”都有点与面结合的指导,从学生语言表达,从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应关注。因为交流是在小组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可能比我们期的答案更为丰富,教师成为复杂环境中的复杂人物,师及时介入,对学生做好引导与促进,需要教师思虑一番。
3.“分享式教学”中,师如何做到新课改下“更好地用语文教材教语文”的理念
在“分享式教学”理念的主导下,课堂中以学生问题导入,而学生的问题又以文本内容为主,使语文教学浮至浅层。新的课标理念倡导语文教师应更好地用语文教材教好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正是最有价值的问题,该如何应对?也许期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教学策略实践与反思,拓出有效途径,真正滋生“分享式教学”内在生命力。
“分享式教学”理念,已在教师的思想与行动中搭建起桥梁,左之、右之的双重问题,期待我们不断以师的智慧圆融生的行进,期待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共遇师、生未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