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018-11-19赵巧灵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

赵巧灵

摘 要: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使知识更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轻松掌握物理知识,且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以及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更能体验到课堂的主人翁地位,所以开展好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中尤其重要。

关键词:演示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师定位;学生定位

1 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时期,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处于形成发展阶段,若刚接触的知识是纯理论,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初中物理大部分知识点是解释生活中的物理呈现,若能有效的通过实验将其直观明了又有趣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逻辑思维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就能为今后学习物理垫下丰厚的情感基础。而物理实验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降低逻辑思维理解难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进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处理数据及对实验探究和结果作出反思和评估的能力。

2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处问题

(1)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很多教师很难坚持素质教育,大多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中心,一味的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及考试技巧的锻炼,觉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在考试考察范围中,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培养。

(2)部分老师教学重理论轻实验,觉得让学生做实验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慢且系统性不好,还不如让学生“背实验”,掌握来得快且准确率还高的惰性教学常态。

(3)部分老师通过自己之前的教学经验,周而复始的啃老本,没有创新改变,没有与学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讲的一些实验对学生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等一些教学问题。

(4)实验器材有限,特别是非城市中学实验器材配套非常有限,实验室所采购的仪器设备知识遵循教材大纲准备,一般只能简单满足师生的基础实验需要而已,并不能解决教师精彩实验课堂所需全部实验器材[ 1 ]。

(5)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觉得物理实验很好玩,三分钟热情就过去了,根本没有进行实验探究,经常出现随意捏造实验数据结果等常见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动手能力就不强,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实验探究的效果还不如老师进行演示实验。正因为出现了上述种种情况,很多老师干脆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3 对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初中物理实验中分为演示性实验及探究性实验,本人对这两种实验的有效性教学提几点建议。

3.1 有效开展演示性物理实验

3.1.1 在开展演示实验时要确保实验可示范性

演示实验是指按照课程要求教授所教内容,并通过实验主动向学生演示出来的实验。演示实验的优势是在老师进行演示的同时,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发现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及时分析讲解,甚至可以多次進行同样的实验探究,使实验过程更清楚明了、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由演示实验而带来的新知识的学习。

演示实验的内容选择、设计思路、实验器材、展示的时间安排及展示过程对学生的引导观察等对本堂演示实验课是否成功意义匪浅。

3.1.2 改善实验器材

实验室给的实验器材可能存在不足,也不可能为我们课堂需要准备得面面俱到。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设计我们想要的有趣实验。如能展现实验的神秘性、趣味性,就能创造出多样化生动的物理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2 ]。

在讲气体压强时在矿泉水瓶底打个小孔,瓶盖盖紧,里面的水流不出来。这个实验虽然效果明显,但缺乏奇异性,学生对其好奇性不强。若把本实验改为自制的转心壶(转心壶:由两个瓶子并列,两平口窄小且紧挨,从里面倒出来的液体从同一个外口出来,两瓶身各挖个小孔,用手堵住其中一个孔,就只能流出另一个瓶中的液体),同时问学生是要美酒还是酱油。通过改进实验器材从而提高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

3.1.3 明确实验目的,忌随心所欲

演示实验是使所学内容更直观,应根据不同课堂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有效的实验,以便让学生更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演示实验切忌生搬硬套, 随心所欲[ 3 ]。

例如讲“固体传声性能好”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常用土电话,但必须明确的是让同学演示时,说话的声音不能太大且土电话的固体电话线不能太短,且要做好对比:不用土电话让同学说话具有一段距离的同学听不到,在用土电话用样的响度再说一遍,则同学听到了他说的声音了。这样对比,整个实验目的性明确,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轻松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3.1.4 演示实验切忌模糊不清,具有启发性

学生看不到易于掌握的实验过程和明显的实验现象,搞不清实验所表达的规律、原理,增加学生困惑,无助于物理教学[ 3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不做。

如在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若老师新课导入的实验是摩擦墙壁发出声音,会误导学生认为声音是物体摩擦产生的,本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困惑是不可取的,应用更直观明了的实验加以导入。如让学生用手摸着自己的声带且发出一定声音,让学生自己体验感官,不仅清晰明了,且学生很快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1.5 要安全可靠,忌弄虚作假

一堂课的时间,必是每个教室都为之争分夺秒的,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出现失误和差错,不但浪费宝贵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对所得结论的不信任[ 4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无差错。最好在课前自己先提前将实验做过,确保安全可行[ 4 ]。

3.2 有效开展探究性物理实验

3.2.1 教师探究实验课堂中角色的自我定位

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是“导”且“演”,学生只能充当观众角色, 教师大部分时间用来解释实验原理,向学生教授实验过程操作,及实验注意事项并加以演示,学生就按教师所讲授内容按部就班的操作一遍[ 5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能靠课后练习来体现,这违背了新课标中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精神。老师应还课堂给学生,不要过多的讲授,在实验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实验问题并启发学生做出猜想与假设,在实验探究课堂中充当精心的设计者、实验开展的组织者、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管理者及实验结果的公正评价者。

3.2.2 有效安排实验分组

探究实验是以学生动手做实验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教学过程,由于我国现在学校一般是大班教学,实验探究以分组实验为主,一般每组 4-8 人,每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合作,一人成功不能算整组成功,成员间应积极互赖,相互帮助。如何有效分组对课堂成效起了关键作用。分组原则应保证大班教学为辅,小组学习为主。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水平一般有层次差异,一般学习层次分为优、中、差。据分析,优、中、差比值为 1:2:1。老师在为学生分组时要注意每组间成员的组成,最好能每组间都有个学习能力强点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更好探究学习,防止整组成员实验时无从下手。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人独大的局面,所以教师在开始做实验时,要让组员间分工合作, 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中有用武之地,提高其主人翁的意识。

3.2.3 灵活多变展示实验结果

各实验小组完成后,教师要留出一定时间用于学生组间交流及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现探究实验中的合作与交流环节[ 6 ]。并在学生展示完实验结果后,教师对全班各小组的合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按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分数,教师对排名前几位的小组给予集体奖励。这种奖励是小组合作共同所得,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组的荣誉感及凝聚力,激发小组的斗志及对探究实验的兴趣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侯玉新.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的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5).

[2]高焕君.演示实验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3).

[3]梁兰.联系实际开放演示实验[J].学周刊,2014(5).

[4]朱香.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J].考试周刊,2009(8).

[5]黄桂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角色功能分析[[EB/OL].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05.G4.20170712.2231.258.html.

[6]唐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利用多媒体促进物理教学的三点体现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开发与实施
化学探究性实验实施技巧略谈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微视频制作过程的问题探讨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