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发展探析
2018-11-19穆轲
穆轲
[摘 要]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高速发展的当代,农产品也实现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将互联网技术、信息数据共享注入农业发展,形成新的生命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平台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187
1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背景
“互联网+”是在科技高速发展时代,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成果,“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的共享,使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打造出信息时代大数据与传统农业的高度一致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
2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优势
第一,农业插上电商翅膀。在信息数据共享的今天,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无缝连接,直接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农户、农产品信息业务、服务领域,电商交易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交易方实现互赢互利。通过网络拉近了交易方空间上的距离,不仅能使农民参与到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中去,还能让消费者将自己对产品的喜好,选择产品的侧重点反作用到农民生产环节中去,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也可以使农户生产等行为进行记录,促使安全、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得到更多的消费者青睐,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后的农产品价格优势,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同时也使生产者减少了库存及积压,实现了互赢互利。
第三,有助于农业经济推广。“互联网+农业”通过借助淘宝、京东等平台设立的地方馆、扶贫馆带动了区域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打造出了区域特色品牌,为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配套基础薄弱
人员基础薄弱。一是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事农业生产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二是熟悉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缺乏,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电子商务,又懂市场营销,还要懂农业生产技术、农情信息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设施基础薄弱。近年来,乡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但由于农村村庄分散,农户居住点不集中,信息网络的建设成本相对而言过高,而信息网络公司的逐利性致使很多村庄互联网普及率低,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阻碍仍然存在,且农产品经销地没有统一的平台服务商,专业化农业电商服务平台减少严重滞后,农产品信息共享渠道不畅,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报道信息屡见不鲜。
3.2 运行成本过高
物流成本高,生鲜农产品在气温高时必须选择冷链物流,而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过高,而且目前冷链物流运输并不能普及到乡村,物流成本高致使产品销售价格失去竞争力和优势,加上流通损耗,虽然产品实现了直达,可实现快捷的前提是消费者要为之多付钱,从客观上限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人工成本高,农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并无额外的产品附加值,其收获、打包、发货自动化程度不高,过分依赖于人工,而目前人工成本过高,平摊到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就容易出现消费者等待几天才能到手的产品比当地市场上的同样产品价格还要高,势必影响产品的二次购买热情。
3.3 质量品质难控
散户经营化程度高。农产品消费者的忠诚度比较低,最终靠农产品的品质才能留住消费者,除去气候、土壤、光照等客观因素以外,农产品的种植和后续管护因人而异,容易出现农户过分追求利润,提高产品价格,违规使用相关试剂,过分依赖农药、肥料的现象。
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农产品的发展绕不开标准化生产这个瓶颈。农产品生产自古就有靠天吃饭的说法,而同一农产品让所有农户都按同一标准化去生产,谈何容易。农产品的品质难以做到同质同量,产品的质感、口感、外观色彩光泽度也难以做到一致。
职能部门监管难。农产品大多生产、包装、销售是在田头就已完成,但产品的监督检测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户、每一批次、每一包裹进行检验检测,这就给产品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且农产品大多是即时食用,发现问题追回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4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农产品平台运作、体系
第一,打造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农业产業,考虑物流时效,打造一个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宣传,农产品生产企业宣传及在线交易三大功能;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的餐桌,摆脱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流通不便、保鲜保存难、易损耗等缺点。
第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加大农产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普及,将农产品生产参与者都纳入系统,对农产品生产时使用的农药、肥料,流通、消费反馈多个环节的信息及时采集、记录和交换,让消费者很直观地看到整个商品信息,用销量来制约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实现对产品、对人的全方位监管。
第三,推进物联技术指导平台建设。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平台完善迫在眉睫,通过智能化控制操作,记录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疫苗防控等数据资料,为农产品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提供技术、理论数据,减少农产品生产对人、土地、水、化肥农药等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完善农业农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政府着力打造农作物生长监测动态、疫情疫苗防控效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农业农技培训等平台,通过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与衔接,交换与反馈,实现农业从播种到收获流程整个数据的数字化传输、储存与处理,搭建“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政府公立性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数据信息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带动提升整个农业体系管理服务水平。
4.2 加大财政资金撬动,强化政府引导服务职能
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强化农村信息化中的引导,安排专项资金建设信息化平台,利用村庄环境整治,263环保行动,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将分散的村落尽可能地集中,利用中央、省、市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资源,搭建县级农业信息平台,设立乡级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
第二,扶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发展。政府应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速度加快,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有知识、有资本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第三,加大土地流转集中力度。农业发展离不开土地,但分散的土地必然增加经营者的成本,同时也难以实现全面机械化,构建信息化系统成本会增加,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大土地流转集中力度,将土地集中到少数掌握信息资源、懂得技术信息的人员手中,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四,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政府应注重农业生产、科技信息可持续的传承和知识更新,建立一支由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和大学生村官参与的知识型团队,将最新的生产信息资源及时导入农业产品生产环节,并引导企业、新型服务主体、种养大户建立自己人才发展梯队,使其不仅成为信息的使用者、受益者,而且成为信息服务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2).
[2]陈坡.“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