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2018-11-19袁义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

袁义辉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此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增强班级的活力和凝聚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文列举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从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 应用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

问题的导入是课程的开始,也是决定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在导入环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把问题抛给学生,我们应该把导入环节与小组合作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导入环节的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节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每个人画出自己见过的立体图形,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共享,然后让大家在组内进行分类。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着大家,与同学们一起验证分类的对错,顺势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不仅为引出课题做了铺垫,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问题思考和解决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问题思考和解决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环节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扩展思维,相互学习,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辩论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自我突破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仍然以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节为例,经过导入环节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什么是正方体;一个正方体有几条棱;正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习题练习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经常会在课余时间给学生留下一些练习题,这是对所学内容的有效巩固,这个任务经常会由家长帮助完成。然而家长十分繁忙,又大人与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些不同,导致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作业空白或者抄袭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完成,这种方式使优等生的思维更缜密,中等生与学困生收获了方法、完成了作业,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组建小组随意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如果单纯的给学生分组,那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散漫聊天的时间多于讨论课堂问题的时间,其结果可能与初衷是背离的,教学的预期效果将会很难达到;第二,平时玩得好的几个学生很可能组合在一起,他们会更多地在玩耍而不是学习,很难有课堂效果;第三,老师依据座位随意分组,可能造成小组成员的不均衡,过度活跃或者过分沉默。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组建小组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形式大于实质。

2.小组合作过程疏于组织

小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的,而小组合作是由老师首先给出问题,之后由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没有老师的循序善诱。学生虽合作讨论,也很难得出正确或者与结果相近的答案。实际上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很难全面地照顾到每个小组,很难针对每个小组讨论的进度提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建议,毫无约束地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那无疑是让一群小馬驹在草原上肆意奔跑。疏于组织,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整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个体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时,整体利益很难最大化。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需要细心地观察每个组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这些成员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对于好的需要给予肯定,对于不好的需要指出来,并帮助其改正。这将对每个成员讨论方向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小组讨论的结论也会相较于之前有很大的提高。反之只是对小组进行评价而忽视成员,这样每个成员对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不了解,成员也很难进步,久而久之成员的积极性也会受挫,小组合作的结果也不会十分理想。

4.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

小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因素,他们多不愿与他人分享交流,因此小组合作不够主动。

三、解决策略

1.在小组合作进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和组织

在整个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参与,适时引导。一是时刻围绕主题,学生交流不能偏题;二是时刻关注提醒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三是鼓励内向学生要积极思考发言。最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轮流对每次的课题进行总结,确保每个学生都知道怎么做,进而让学生知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全员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

2.合理分组,注重个人和小组的双重激励

分组要注重成绩平均、能力平均,尽量避免不同组之间差别比较大。每次小组讨论完毕后,老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对各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每个小组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在哪里。同时对于各个组员也要进行针对行的评价,做的好的要给予表扬和记分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应通过委婉的方式告知从而有利于以后的进步。

3.培养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成员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培养好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自学方面如鱼得水,这种学习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让其受用终生。

当前教育正在改革,小组合作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小组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也需要实践来检验,而不是空谈。教师需要正确对待这种教育模式,长路漫漫,需要吾辈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