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合肥都市圈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合作视角
2018-11-19丁玉敏
丁玉敏
(铜陵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概念及战略构想于2006年10月由安徽省委、省政府在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2016年2月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从“合肥经济圈”到“合肥都市圈”,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合肥市中心地位不断增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的体现。目前关于合肥都市圈范围的界定还不统一,本文结合《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2008年5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2016年12月),将合肥都市圈范围界定为:合肥、芜湖、马鞍山、六安、淮南、滁州、安庆、池州、铜陵、宣城10市。
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发展表现为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国家之间在流通领域的合作与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包括国际贸易,还包括资本、技术、人员、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生产领域的合作。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化生产已经取代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合作的基础。国际化生产使得基于产品内各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形式成为可能,即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包含的不同生产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从而形成了以生产环节为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和合作形式。
中国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不仅能有效地解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而且能够发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2]。本文从货物进出口、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发展现状,并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提出合肥都市圈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国际合作发展现状
1.1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发展呈集聚之势
合肥都市圈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发展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建成芜湖、合肥两个国家级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形成了芜湖、合肥、马鞍山三大整车生产基地,培育出了奇瑞、江淮、安凯、星马、华菱等汽车品牌。装备制造业是合肥都市圈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产业,叉车、船用设备、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化工产业主要依托沿江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合肥、安庆、铜陵等地形成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化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合肥都市圈集中了安徽省80%的汽车企业与钢铁企业,70%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以及超过90%的家电生产企业。
表1 合肥都市圈各市主导产业
资料来源:作者总结。
目前,合肥都市圈内国家级开发区的数目已达17个,它们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滁州、宣城、安庆、池州、淮南、六安、宁国、桐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芜湖、淮南、马鞍山慈湖、铜陵狮子山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享受到国家级开发区层面的政策支持。此外,合肥都市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光伏能源、公共安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一定规模,拥有一批龙头企业,一大批出口型高科技企业在合肥都市圈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生根开花。
表2从密集于合肥都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类出发,分别列出各产业所属的龙头企业——集中区域——产业基地分布情况。
表2 合肥都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总结。
1.2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升中有降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出口依存度从2002年的不到4%,最高上升至2012年的接近12%,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小幅下降,但自2010年以来,连续4年维持在11%以上,2016年,受国际市场影响,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
图1 合肥都市圈2002—2016年外贸依存度数据来源:作者根据2003—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进出口贸易是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下,合肥都市圈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大于进出口总值的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又大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2009—2014年,合肥都市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出口额从15.0亿美元增加到60.9亿美元,六年内增长了306.0%。
1.3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吸引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至2014年,合肥都市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29.8亿美元增加到84.9亿美元,六年内增长了184.9%。合肥都市圈的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中的纺织、化工、金融等加工制造业。FDI来源地主要是中国香港和台湾,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合肥都市圈中的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根据沈坤荣(1999)的实证研究,FDI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比,可以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0.37个百分比[3]。近年来,合肥都市圈FDI占GDP的比重呈波动状态,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
2013年外资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增加值比重方面,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为31.47%和45.26%,重加工业比重为25.39%和31.07%,而原料工业的比重为13.06%和16.38%,外资的进入明显加剧了合肥都市圈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化进程[2]。截至2014年底,落户安徽省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只有71家。其中,美国惠而浦公司并购合肥荣事达三洋公司,成立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交易额最大的外商投资并购项目、第一个由全球领军企业设立的中国研发总部项目。
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测度是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对国际产业资本的依赖程度,和与国际产业的合作程度。对外直接投资测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国际生产合作中的贡献度,从另一层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国际合作程度。近五年来合肥都市圈平均实际利用外资测度为7.8%,随着合肥都市圈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都市圈逐步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由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向内地的桥头堡,与国际生产领域合作能力的不断增强。
1.4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测度较小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不仅通过自身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提高合肥都市圈参与国际合作的水平,而且各种形式的生产合作还将合肥都市圈的企业融入新型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皖江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2014年,马钢股份、海螺集团、叉车集团、中鼎股份、金领科技、康佳绿色照明等企业均进行境外投资,目前,我省企业境外投资已经延伸到中亚、南美、北美、非洲、欧洲的74个国家和地区。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绿地+褐地投资”(直接投资+跨国并购)转变,由产品“卖出去”向资本“迈出去”发展。
相比之下,合肥都市圈对外直接投资的测度较小,还不足皖江地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这说明安徽省制造业在“走出去”方面表现得还不够理想,合肥都市圈还没有将自身拥有的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直接投资到国外市场进行国际合作生产。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缺乏“走出去”动力,民营企业缺乏“走出去”实力,境外投资依赖少数大企业、大项目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造成了当前合肥都市圈境外投资较不稳定的现状。
2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国际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合肥都市圈经济发展格局以二产为主体,各市产业发展的重心均放在第二产业上,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合肥都市圈正在担当起重化工业基地的重任,使得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较快,2012、2013连续两年超过58%,产业结构呈现出稳定的“二、三、一”格局,新型工业化特征明显。第三产业比重自2011以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与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差距逐渐拉大。2014年以后,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产业结构逐步由工业布局转向工业-服务业联动布局升级。
合肥都市圈的主导产业大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低技术要求的产业上。其中,合肥和芜湖主导产业具有高度相似性,在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两个中心城市容易争夺资源与市场,形成恶性竞争。资源型城市如马鞍山、铜陵的主导产业都与其自有资源有关,其余城市主导产业主要是围绕汽车行业的相关产业与工业制造业。
2.2 制造业出口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较大
后金融危机时代,受人民币升值、国际油价宽幅振荡、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合肥都市圈制造业正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贸易壁垒升级、贸易摩擦加剧等障碍,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略性新性产业出口的竞争也已经从产品竞争发展到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竞争。作为出口基地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载体的开发区建设,在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而实际上无人管理的散乱局面。从具有自主品牌的奇瑞和江淮汽车出口市场来看,主要是东南亚、拉美、非洲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在欧美市场上,国际竞争力较低。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正处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发展阶段的深度调整期,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后金融危机时代,受人民币升值、国际油价宽幅振荡、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合肥都市圈制造业正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贸易壁垒升级、贸易摩擦加剧等障碍,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略性新性产业出口的竞争也已经从产品竞争发展到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竞争等方面。2018年3月,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战,直指《中国制造2025》,无疑会对合肥都市圈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美出口产生负面冲击。
2.3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竞争激烈
合肥都市圈各市在招商引资时,相互竞争,甚至出台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与收益,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合肥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会带来的优惠政策效应弱化、产业结构雷同、技术水平较低、项目规模偏小的问题。大量同类产业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紧张和浪费,也造成各园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因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大量同类产品的出口,又极易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或遭遇贸易壁垒。受行政区划影响,圈内企业之间大多选择各自经营与发展,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例如,合肥引进的大陆马牌轮胎其所生产的轮胎质量较高,价位相对也较高,与奇瑞、江淮汽车整体需求不相一致,因而这些都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大打折扣,而且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较低,因此严重制约着核心企业汽车产品的制造能力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影响汽车和相关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阻碍着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步伐。
当前制约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会计、审计、律师事务、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与国外存在着重大差异,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的场外交易市场还处于摸索阶段等。
2.4 对外直接投资系统性风险加大
对外直接投资能否做到“入乡随俗”,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东道国环境的波动性;其次还表现在创新产品的适应性;以及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都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性增大。在国际合作生产领域,还可能造成母国产业“飞地化”以及对贸易的“抑制”效应。随着中国政府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强,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可能遭遇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促进合肥都市圈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品牌与集群战略
合肥都市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光伏能源、公共安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拥有一批龙头企业。201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办公厅率先批复了安徽省合芜蚌新型显示、芜马合机器人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从目前来看,合肥都市圈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已经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的条件,一大批出口型企业在合肥都市圈开发区内生根开花,例如,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装备制造、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电子电器等上下游企业集聚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出口加工基地。这些优质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平台是供给侧改革的源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根基。只有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适用性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造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将已有的创新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实现国内价值链不断攀升到国际价值链的高端。
合肥都市圈各市应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通过战略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向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集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智能语音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现代农业机械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铜基新材料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国家级公共安全创新型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
3.2 通过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外贸产业整体发展
而外贸行业发展的需求侧因素是一国内部无法调控的,因此保持外贸平稳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从供给侧方面下功夫。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外贸领域中的实施和应用,因此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之外,还融入了外贸自身的因素,即不仅包括向国际市场上供给什么,还包括如何供给问题[4]。
当前外贸形势较严峻,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挥合肥和芜湖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挖掘外贸发展的新动力。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扶持,为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股权担保、信用保险补贴、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当前人民币总体处于升值通道,这虽不利于出口,但却有利于进口。因此合肥都市圈应该加大进口力度,把扩大进口与推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源性产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外直接投资初期以扩大海外销售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外的销售渠道,绕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增强对目标市场的占有能力。后期可以设立生产基地,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与东道国进行深层次的国际合作。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通过合资、合作和独资等方式对外投资,加大对经济发展良好、政治稳定、投资环境宽松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建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资源型企业采取参股、收购等方式在境外开拓资源供应基地。
对于奇瑞、江淮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大型交易会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取得出口定价方面的主动权。同时,要充分挖掘皖江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群众基础的花鼓灯、黄梅戏、桐城派等文化品牌发扬光大,不断深化皖江城市“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内涵,把自然地理、红色资源、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具有鲜明合肥都市圈品牌特色的国际旅游和文化贸易。
3.3 增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内在优势
当前,合肥都市圈的GDP逐年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加上皖江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全国处于承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物流节点的位置,因此,它的市场规模不仅局限于本区域,还可以连接东西部,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要想合肥都市圈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持续的优势,劳动力成本必须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你的水平,这就需要劳动力要一个持续的供给,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让一些有条件的劳动工进城务工,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制造业产业工人的素质。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发展要放眼全球,从国际合作中寻找发展契机。首先是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引进大项目、建立大市场带动皖江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例如:合肥、芜湖可以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布局,铜陵、安庆、六安可发展专业化的大市场来进行产业集群的培育。根据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会,主动有选择地吸引国际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并进一步通过产品内分工,融入国际生产体系。
从重视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到重视引进人才,要用重金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领军人才,吸引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从而使相关产业在国际合作中保持领先地位,给予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厚的待遇,并实行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特别注重熟练技工人才的培养。
合肥都市圈应根据自身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合理有序地引资外资,改善投资环境,稳定港台投资,加大吸引日、欧、美投资的力度,逐步减少对消费品加工等附加值小、科技含量低的制造业的引资量,扩大对电力、石化、冶炼、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引资规模和力度。
合肥占据省会城市的优势,又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形成综合网络通道,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优势明显,但从安徽省的产业布局来看,合肥还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来支持圈内地区以及全省其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是与省内其他城市争夺资源。
合肥都市圈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对一些废气、废水排放超标的企业或产业要坚决淘汰。政府必须制定土地、环保等调控政策,促进企业提高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对那些不能起到技术升级、达不到绿色生态要求、环保意识落后的企业实行有效的退出机制。
3.4 加强对海外投资风险的控制
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通过所有制企业合资、合作和独资等方式对外投资,加大对经济发展良好、政治稳定、投资环境宽松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建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资源型企业采取参股、收购等方式在境外开拓资源供应基地。
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型对外贸易投资相结合。初期以扩大海外销售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外的销售渠道,绕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增强对目标市场的占有能力。后期可以设立生产基地,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与东道国进行深层次的国际合作。
3.5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使用资源、拥有市场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合同、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或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国际合作模式。在联盟的初级阶段,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而需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并逐渐放松对国际合作的垄断管制和限制[4]。
建立合作交流制度体系,重视区域品牌建设,建立开放型的研发平台、跨区域招标、跨区域组团共同培育产业工人,重视产学合作教育。
3.6 畅通多层次国际物流体系
把合肥新桥机场逐步建成区域性国际航空港;开通至日本、欧美的国际货运班列;将合肥水运港与芜湖港、马鞍山港、铜陵港等一体化发展。沿长江黄金水道,合肥都市圈初步形成以芜湖港集装箱煤炭,安庆港油品、矿建材料,马鞍山港铁矿石,铜陵港有色金属矿石,巢湖港矿建材料,池州港非金属矿出口运输为主的港口群。要继续优化港口结构,港口要向货源地延伸,建设以芜湖港朱家桥、铜陵港江北港区、安庆港五里庙、和县郑蒲港、合肥港综合码头、滁州港凤阳港区为中心的集装箱运输和综合物流基地,构建合肥都市圈航道网,充分利用长江、合裕线、芜申运河,结合引江济淮、引江济巢工程,开展江淮运河前期工作,实现水运跨江发展,确保至2020年,万吨级船舶可常年抵达皖江。
同时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契机,加强与沿江各市在港口与航道建设方面的分工与协作,成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实现江海联运。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进长三角“大通关”建设,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开展报关、报检、退税等标准格式服务,使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手续更加便利。同时,构建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支持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和合肥出口加工区,适时设立马鞍山、安庆出口加工区,合理构建保税物流监管体系。
3.7 开辟多元化的人才培训模式
合肥都市圈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劳动力的自身优势,而这首先需要劳动力持续供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进城务工,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注重熟练技工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素质。
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国外教学机构、国际著名软件企业联合办学,成立专业培训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把合肥、芜湖等地打造成中国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同时,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新生代农民不再向他们的父辈那样愿意背井离乡,他们更愿意在区域中心城市就业。当务之急,是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涉外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合肥都市圈通过制造业的合作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当中,同时,为东部沿海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及向中西部地区辐射提供更大的力量。皖江地区人杰地灵,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和跨文化交往的人才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在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中往往发挥出比资本更大的效率,并将安徽丰厚的文化底蕴嫁接到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发展之中,通过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