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性愈合在鼻咽癌放射皮炎中的护理体会

2018-11-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脱皮湿性皮炎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约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在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1]。根治性治疗手段中,以放射治疗为首选,也最为有效,治疗后平均5年生存率为60%~70%,早期可达90%[2]。但受鼻咽的位置及照射剂量、范围影响,可能损伤放射野皮肤,严重的放射性皮炎不仅影响损伤皮肤愈合,甚至会关系到患者是否能顺利完成治疗[3]。所以积极处理皮肤破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湿性愈合的理论在治疗放射性皮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鼻咽癌患者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放疗。其中,发生二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9人,均为男性,年龄为40~70岁,无糖尿病史。皮炎发生的部位均在颈部两侧及锁骨上下部位。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线做外照射,每周5次,每次2 Gy,总量(DT)70 Gy/7周,有研究表明皮肤受照射5 Gy就可能形成红斑,20~40 Gy可能形成脱皮、溃疡,严重者,甚到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观察皮肤损伤发生的时间在20~25 Gy。

(2)发生放射性皮炎后,汇报医生根据医嘱停止照射,伤口采用0.9%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后待干,采用优拓(银离子敷料)根据患者的部位选择大小,外边采用康惠尔泡沫敷料覆盖,为创面提供密闭保湿环境,可防水、透气且以水胶体物质覆盖受压表面,可提高皮肤氧分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皮肤环境,减少疼痛。视渗液情况,2~3 d换药1次,每次换药前后需进行伤口对比,追踪治疗。

(3)护理措施:①照射前,用清水清洁照射野皮肤,动作轻柔,防止摩擦,确保照射野区域皮肤干燥、清洁。照射野部位,衣着宽松,最好为棉质衣服,以免摩擦。照射野区域内皮肤,不得抓挠,以免导致放射性皮炎加重。②加强饮食指导。饮食方面,以清淡、易咀嚼、无刺激、低脂的半流质饮食、软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有助于营养吸收。放疗后,多喝水,增加尿量,排出毒素,缓解全身反应。饮食差的患者,可利用调味剂增加食欲。③放疗后,配合医生完成体格检查,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外出时,用丝巾或遮阳伞,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另外,局部皮肤严禁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如酒精、碘酒等,避免冷热刺激,如冷敷与热敷等。④每天采用头颈部功能锻炼,如鼓漱、咽津、叩齿、鼓腮、弹舌、张口练习、摇头等。例如,茶漱,进食后,用35~40 ℃温茶水漱口,含1~3 min,鼓腮与吸吮结合,清除齿间食物残渣。叩齿,上下牙齿轻轻叩击,或者咬牙,2~3次/d,每次100下左右,最后,用舌舔牙周3~5圈。咽津,经常做吞咽动作,减轻口干舌燥现象,运动腮部、舌头及牙齿的肌肉。⑤放疗容易引起骨髓抑制,导致造血系统三系改变。对此,放疗期间,护士叮嘱患者用“红枣、枸杞、黄芪、党参”开水冲泡,当茶水饮用,每周监测1次血常规。患者白细胞若低于3.0×109/L,叮嘱患者加强营养,多喝水,注意休息,不宜去人多的地方,强调保暖,预防感冒,遵照医嘱,进行升白细胞处理。

1.3 皮肤损伤程度分级

根据RTOG分级标准,将皮肤损伤程度分为5级:(1)0级:基本无变化;(2)1级:出现水疤,淡红斑,毛发易脱落,出现干性脱皮,汗出量减少;(3)2级:皮肤有触痛感,出现明显红斑,皮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4)3级:出现除皮肤皱折处之外的融合性湿性脱皮重度水肿;(5)4级:出现溃疡,出血,组织坏死[4]。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12人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34.29%(12/35);其中,3例1级(占25.00%),2例2级(占16.67%),6例3级(占50.00%),1例4级(8.33%)。见表1。

表1 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及分级

3 讨论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其中,皮肤由不同厚度的层面(即表皮与真皮)构成[6]。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因反射线电离辐射皮肤表皮与真皮细胞后,细胞中DNA分子单链与双链断裂,细胞不断坏死,加之同步化疗,受损死亡细胞数量远远多于细胞增生修复数量,引起皮肤物理性炎症,皮肤出现疼痛症状,伴有水肿溃疡或出血现象[7-8]。鼻咽癌三级放射皮炎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加重病情。

湿性愈合,指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在此前提下,护理时,如果能创造与生理状态的接近的湿性愈合环境,便有利于肉芽生长,促使皮肤细胞的分裂,促进伤口的完整愈合[9]。1962年,伦敦大学的Winter博士相关研究表明,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率提升一倍[10]。1963年,Hinman 通过人体研究 ,证实了湿性愈合的科学性[11]。2000年8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A)在新颁布的创面医疗用品(外用药和敷料)的行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的温润环境是标准的处理方法[12]。

湿性愈合治疗鼻咽癌三级放射皮炎期间,配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可确保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湿性愈合在鼻咽癌放射皮炎护理中,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脱皮湿性皮炎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的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探析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JX-BPJ新型青核桃脱皮清洗机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手脚脱皮小偏方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新型湿性敷料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