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运用价值

2018-11-19鲁玉林

智慧健康 2018年30期
关键词:腹围先天性结肠

鲁玉林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先天性巨结肠指的是结肠远端或直肠肠管痉挛导致近端结肠内粪便堆积并引起肠管扩张、肥厚的一种疾病,临床以胎粪排出延迟、腹胀、便秘等为主要表现[1]。该病影响了患儿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尽早手术是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原则。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手术效果与优质的护理密切相关[2]。近年来,我院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积极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共12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3岁;②均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③无肠穿孔发生;④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28 d至3岁,平均(1.26±0.84)岁;普通型34例,长段型20例,短段型5例,全结肠型4例。对照组男43例,女20例;年龄28 d至3岁,平均(1.30±0.81)岁;普通型35例,长段型21例,短段型4例,全结肠型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术前向患儿家长介绍手术相关事项、开展相应检查,术后进行常规监护、管道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1)术前护理。干预针对患儿家长实际情况,给予家长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向家长强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为手术和护理奠定扎实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基础[3]。根据患儿身体状况,给予营养支持,包括输注红细胞、静脉营养等。做好肠道准备,在先天性巨结肠确诊、家长同意手术后,每日定时回流灌肠。在灌肠中,控制好温度。温度以37℃-39℃为宜。

(2)术中护理。干预在手术正式开始前,调试好相关设备,确认患儿姓名身份,采用全麻术进行麻醉,术中密切医生、护士之间的配合,相关人员各司其责。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维持好手术室环境。

(3)术后护理。干预定时测量相关指标,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留意患儿是否有肛周渗液、渗血等。尤其是观察患儿是否在术后存在腹胀缓解不明显、排气排便次数少等情况。如果有这些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做好病室环境护理。考虑患儿年龄普遍较小,可以在病室天花板上悬挂色彩鲜艳的气球,墙壁上贴彩色壁纸等。鼓励家长与患儿多接触,尤其是要多拥抱、触摸患儿。通过亲密的接触,能够让患儿获得安全感。做好术后管道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每坚持扩肛,待肠吻合口瘢痕软化为止。

(4)出院指导为患儿家长提供住院指导。指导内容包括:饮食注意事项、个人清洁卫生维护、并发症的预防等,并解答家长的疑惑。患儿出院后,定期随访,了解患儿恢复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腹围变化情况,并比较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灌肠前后腹围和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经手术后,腹围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观察组术后腹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7)cm、(17.5±3.9)d, 均 低( 短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6、4.180,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腹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腹围和住院时间比较(±s)

注:a)灌肠后与灌肠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腹围(cm) 术后腹围(cm)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3 35.2±8.6 30.1±5.7 a 17.5±3.9对照组 63 35.4±8.8 33.3±6.2 a 23.1±5.3 t - 0.167 3.846 4.180 P - 0.785 0.042 0.036

2.2 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1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先天性巨结肠是仅次于先天性肠肛管畸形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疾病。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被认为是该病的致病原因[4]。根治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手段。但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围手术期护理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运用价值。从两组术后与术前的腹围比较来看,经过根治术后,患儿的腹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根治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观察组术后腹围为(30.1±5.7)cm,对照组腹围为(33.3±6.2)cm。观察组术后腹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更好效果。从两组住院时间来看,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5±3.9)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3.1±5.3)d。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这正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住院时间。研究结论与汤勤丽[5]等人的报道相一致。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来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治愈率为100.0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还能够提高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结果与李雪清[6]等人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为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腹围先天性结肠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