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从不缺位
——习水县“三关爱”工程发展素描
2018-11-19李佳旭
文丨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中秋刚过,走进习水,一股微微的凉风拂面而来,吹走了酷热的烈日、吹来了丰收的喜悦,收获的是“三关爱”工程开展十一年来,满溢在整座红城传递的“爱”。“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爱的蔓延让这座绿洲保持着盎然生机,十一年如一日,日久见人心。
应运而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纷纷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习水县山高坡陡,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72万人口中有近60万农业人口,迫于生活压力,大量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虽然“打工潮”促进了习水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早在2006年,习水县二郎乡的干部在走村串寨中发现,全乡6500名外出民工中出现无固定职业、干苦累脏险粗杂活、离异、重婚等多种不良现象,1800名留守儿童多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寄养托管、独自生活,500余名空巢老人困难者占了一半以上。
2007年3月,二郎乡党委率先提出关心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的“三关” 工程,列入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开展试点。当年7月14日,习水县“三关”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实施“关心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工程的意见》,拉开了贵州最早的“三关”工程大幕。
为了让全县上下高度重视“三关” 工程,习水县委健全领导机制,将“三关”工程办公室设为常设机构,并按照每年2000万元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三关” 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先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部门分别开设咨询服务窗口和就医绿色通道,以此构成多部门协调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2012年贵州省委二次全会报告将“三关”工程提炼总结为“三关爱”工程,即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工程,2013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三关”工程获得“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润物无声
“农民工维权联络站让我在外乡也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在深圳打工的习水县官店镇农民工唐中翠感慨地说,“要是没有组织的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年,唐中翠放下手中的农活远赴深圳打工,想趁着年轻多赚点钱,谁知到深圳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未能参加社保,一大笔医疗费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习水驻深圳农民工维权联络站负责人唐琪在得知唐中翠的困难后,以联络站的名义向在深圳的习水籍外出务工人员借支2万多元,为他垫付了生病住院治疗期间医疗费,并积极为他联络新农合报销的相关事宜。
之后,习水县“三关爱”工程关爱外出农民工工作组还专程来到深圳,通过多种方式,为深圳习水籍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不仅为习水驻深圳农民工维权联络站资助了9万元工作经费,还与宝安区沙井街道两新组织党委签订了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协议,并将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龙岗区中心医院定为习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今后,深圳习水籍农民工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将享受县内公立医院就医新农合报销同等待遇。”唐琪高兴地说。
这是习水县开展“三关爱”工程的一个缩影。
习水县通过在外出农民工集中地建立一支部、一商会、三小组(流动党小组、计生服务小组、工会小组)的“113”服务模式,建立驻外党组织5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家、维权组织13个,外出农民工维权咨询答复率100%。2007年以来,开展法律咨询16700多次,调解劳动纠纷12800余起,提供法律援助12000余件。
实施“家庭、心理、温暖、平安”四类呵护,让留守儿童也能充分享受到阳光和雨露。采取一名留守儿童、一个代理家长、一份关爱计划、一套管教方案、一本成长记录“五个一”管理方式,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实现对留守学生管理“零缺位”。并在全县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各类学校开通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组织留守儿童利用假期到父母务工地团聚,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定期保持联系,搭建亲情之间的“连心桥”。
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优先纳入低保,引导县内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积极参与“三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在留守儿童中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爱的传递
清晨的鸡鸣,唤醒了沉睡的习水县温水镇群英村。
还没进养老院的大门,就听到了爽朗的笑声。“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生病有人管,还有这么多人陪着一起乐呵,日子过得很舒服啊!”提到“三关爱”工程给当地带来的变化,70多岁的何旭银不停地跟记者说,这是当地政府为村里做的好事。何旭银的儿女都在省外打工,他和老伴就住进了养老院。除孤寡老人外,村里的许多空巢老人都住在这里。“刚开始儿女们还不放心,专程来看过几次后十分满意。”
习水县在对空巢老人的关爱中,探索推进了“十户一体”幸福小屋管理模式,在村民组较集中的地方创建幸福小屋,采取每日一问候的方式,组织空巢老人开展邻里守望抱团关爱,让老年人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互帮互助的关爱模式。为了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习水将敬老院更名为“幸福家园”,给他们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目前已经实现了乡镇“幸福家园”全覆盖。
在留守农村的“386199”部队中,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那些孩子了。走进东皇镇虹桥社区的希望家园,活动室里荡漾着欢声笑语,退休老师陈应生正在教社区的留守儿童画画、写字,像陈应生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将爱传递的使者,很多留守儿童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却很少感到孤独:有“代理妈妈”和“爱心辅导员”细心看护,放学后到社区留守儿童快乐活动室玩耍,既可以在图书室看书,也可以到活动室下棋、玩游戏,还能参加演讲比赛等。
在习水县同民镇胜利村办公楼墙上,一面锦旗上写着——“党政干部情系百姓,三关工程温暖人心”,这是在北京务工的农民工代表陈庆林等送来的锦旗。陈庆林在电话中表示,“三关爱”工程对外出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外能够安心工作。如今,安心工作的陈庆林等农民工组建了胜利村在京务工党小组,通过集资等形式成立了北京双福顺机械厂,安置本地出去的50名农民工就业,目前固定资产达300万元,带领村民们一起脱贫致富。
新使命
近年来,习水县扎实推进“三关爱”工程,通过积极开展“雁归家园”、“希望家园”、“巾帼家园”及“幸福家园”四园示范点建设,逐步实现了关爱工作全覆盖、真覆盖和有效覆盖,让全县三关爱群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习水县“三关爱”陈列馆(李佳旭/摄)
尽管如此,但也只是“治标”之策,在新的时期,如何“治本”,真正釜底抽薪、标本兼治,解决这些难题,“三关爱”工程转型升级成为习水人民的新使命。“对‘三关爱’工程而言,只有抓住了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才算抓住了破解儿童和老人留守的牛鼻子,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对象,有效解决因农民工外出引发的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空巢老人老无所依等一系列问题。”习水县“三关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5年习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习水县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同年4月,习水县三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财政贴息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县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财政贴息奖励支持农民工创业;县司法局免费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县总工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国税、地税通过减免税费支持农民工创业。
为此,习水县两手抓,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在用地、贷款、税收方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一方面通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农民工求职专场招聘会,新建东皇镇黄木坪村乡村旅游、土城镇黄金湾蔬菜种植基地等17个返乡民工创业园带动当地人就业。截至目前,平台的搭建吸引了近6万人返乡创业就业。
在东皇街道银龙村集体经济示范园,一栋栋厂房整齐划一,各类商家种类繁多,该村返乡民工冯世林在县三关办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开办的成林汽修厂便在其中。汽修厂开起来了,自己得到政策实惠的同时,冯世林还号召周边的村民在厂里工作,让更多人实现了就近就业。据了解,银龙村集体经济示范园属于习水县四园建设中的“雁归家园”示范点,园区通过集体经济,搭建“创业、就业、产业”平台,每年创收300万元,使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从3年前的350人减少到15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习水县催生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孵化中心”、“创客中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全县投资10万元以上的返乡创业大户3218户,带动就业58487人。在习水,返乡创业的沃土已经形成,返乡创业农民工正在政府的精准帮扶下奋力前行,曾经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重新收获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从低标准向高标准升级,从表层向内涵升级,从粗放型向精准型升级,从支持农民工外出务工向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转型,当下的习水县“三关爱”工程,呈现“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