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11-19池善春
池善春
常规性粪便是一项基础性检查,但是由于很多人觉得此项检查过于麻烦,因此常予以忽略。但实际上如发生粪便带血或出现过硬、过稀现象,有脓血或粪便带粘液、如厕困难等现象就应该行常规粪便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予以治疗。常规性粪便检查有显微镜检查以及外观检查两项,它在诊断与治疗观察肠道寄生虫病以及消化道疾病有重大意义[1-2]。本文以我院4 308份粪便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4 308份粪便标本,其中其中非消化系疾病2 347例,消化系疾病1 961例。
1.2 方法
严格按照临床检查操作规程中的规定方法,应用显微镜盐水涂片法检测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卵以及原虫。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将生理盐水取1~2滴,滴入载玻片上,后应用竹签,取约火柴头大小粪便标本混入载玻片上,将其与生理盐水制作为悬液,其厚度最佳标准为可以看清报纸字迹,将载玻片盖上。选用10×10低倍显微镜对悬液标本中的原虫以及寄生虫虫卵进行观察,后可选用10×40的高倍显微镜对悬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进行持续观测。在操作中需注意,采集的标本均应在60 min内结束检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应用显微镜盐水涂片法检查结果。(2)非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
2 结果
2.1 显微镜盐水涂片法检查
应用显微镜盐水涂片法对4 308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见表1。
2.2 非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
由于粪便颜色、性状检测结果因受饮食、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异常结果对于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可以忽略不计,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及虫卵检出阳性率见下表2。
3 讨论
在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中,粪便检查是其中一项,此项可以对胃肠道病理现象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从而间接性的对胰腺、肝胆以及消化道等功能的状况进行判断。普遍应用观察法、化学及镜下检查[3]。
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相关临床常规检查进行结合后发现,粪便颜色呈棕黄色,成形且较软则判定为正常粪便,可因食物摄入量、种类以及消化道功能状态有区别而产生差异性。粪便带血可见于直肠癌出血、肛裂出血以及内外痔等;粪便颜色呈黑色且有光泽见于上消化道出血[4];粪便带有脓血则可见于大肠癌、细菌性痢疾以及溃疡型结肠炎等;粪便呈现灰白色可见于胆道梗阻等;如粪便出现粘液则可见于大肠以及小肠炎症。粪便较稀则可能出现非感染性腹泻以及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如粪便呈现米汤状则是霍乱;如粪便量大且次数较多,颜色呈现黄绿色并且出现膜状物则可考虑为伪膜性肠炎。有时粪便中也可见到未经过消化的结石、寄生虫虫体等[5]。行镜下检查时,对细胞、食物残渣、肠道酵母菌以及寄生虫类进行观察。在细胞中,如粪便正常则没有红细胞出现,偶尔可见白细胞。15个以内时高倍视野观察白细胞表现为肠炎;当取高倍视野观察白细胞大于15个小时则可出现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胞可呈满视野情况;如发现红细胞则可能出现结肠炎、菌痢或息肉、痔等[6];如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则可能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以及过敏性肠炎,其中可能出现夏克-雷登式结晶;如发现巨噬细胞则可出现直肠炎症;发现癌细胞则可能出现大肠癌。在食物残渣中,脂肪小滴、肌肉纤维以及淀粉颗粒可见少量为正常,如出现增多则可能有消化吸收不良现象,可见于胰头癌以及慢性胰腺炎[7]。在肠道酵母菌中,见到普通酵母菌或人体酵母菌为正常,如发生白色念珠菌则为肠道菌群失调。在寄生虫类,人体内不同寄生虫会导致产生感染,粪便中便能够观测出与症状相对的虫卵,其中姜片虫卵、钩虫卵、蛔虫卵、阿米巴滋养体等较为常见。如采用化学检查,其中包括隐血试验、粪胆素定性试验以及粪胆原。隐血试验中,在消化道出血量较少,红细胞遭遇分解破坏,显微镜下无法发现,则称之为隐血。其中隐血阴性为正常,隐血阳性则可能出现胃肠道肿瘤以及消化道溃疡等[8]。但是在试验中可能出现假阳性,其是由于食物或者药物导致,因此需行多次检查。如发现多次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需注意是否出现胃肠道肿瘤。粪胆素定性试验中,对粪便是否存在尿胆素进行检查,其中红色为正常粪便。粪胆原检查中阴性为正常,阳性可出现阻塞性黄疸等[9]。
表1 显微镜盐水涂片法检查
表2 非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
本文分别应用显微镜盐水涂片法对4 308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查,总阳性检查率为27.27%,研究中发现蛔虫卵检出率相对较低,推测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提升,网络社会发展下,民众对于健康卫生意识正在逐渐加强,对于生活中不良习惯正在加以改善。实际上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持续上升,检验人体内寄生虫的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先进的发展,在寄生虫学检查中,许多免疫学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10]。由于寄生虫病的减少,粪便常规检查诊断非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价值也随之变小。
依据相关研究发现,隐血试验中,粪便的形状以及外观对于检出阳性率没有影响[11],因此应用目测法判定的正常粪便标本也应加以重视。一般来说,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则提示该患者已经发生病理现象,处于病理状态下。有相关学者推断,应用目测法确定为正常粪便的隐血阳性率比常规检查阳性率高,因此应用此项目进行检测,其结果对于消化肿瘤患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患者出血或发生消化道溃疡等病症在早期不会有症状出现,而消化道出现溃疡后其粪便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有助于确诊[12]。但动物血、肉中血红素和肌红蛋白以及一些新鲜蔬菜(如西红柿、红萝卜、韭菜、芹菜、菠菜、木耳等)[13]、铁剂和某些药物均会影响粪便颜色、性状检测结果,假阳性较高,因而异常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特异性。
综上所述,行常规粪便检查,可以对消化道、肝脏等器官功能情况产生较为明确的了解,提高消化道疾病诊治效率,价格低廉,且适用范围强。诊断过程中,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口述有无肠道寄生虫感染症状或消化道疾病相关症状来决定是否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对于无消化道疾病症状者,应根据病症酌情考虑,并非每个患者都做粪便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