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2018-11-19刘建成
刘建成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水源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重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关乎到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且饮用水的水质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有显著的相关性[1-2]。近年来农村天然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加,且成分日趋复杂,导致原本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水质性缺水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样严重[3]。为了更为透彻的了解该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情况,提高用水安全,保障村民身体健康,本文对该区2016—2017年农村生活饮用水452份样品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治理方向,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水质样品(委托检测287份,抽样监测法样品165份)
本次研究共检测水质样品452份,其中2016—2017年农村饮用水委托检测样品287份,抽样监测165份,在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8月)对泉州市该区28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点设置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规模进行分层,随机选择监测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在每个监测点各检测1次,每次检测时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水质样品,共检测452份样品,枯水期和丰水期检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样品各113份。
1.2 方法
采集水样后用平板计数法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细菌学指标包含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3项,其余指标包含2项消毒剂常规指标(二氧化氯和游离余氯)、11项毒理学指标(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氰化物、砷、汞、铬、硒、镉、铅)、18项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色度、酸碱度、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类、总硬度、耗氧量、硫酸盐、氨氮、铁、铝、铜、锌、锰)[4-5]。
1.3 观察指标
统计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后计算检测合格率。合格率判断标准为[6]:除消毒剂指标外,任何一项指标检出不合格即可判定为该样品不合格。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水质合格率
该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污染检测的总合格率为53.54%(242/452),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出厂水56.64%(64/113)、52.21%(59/113)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54.87%(62/113)、50.44%(57/1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枯水期χ2=0.072,P=0.789,丰水期χ2=0.071,P=0.790;出厂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比较χ2=0.446,P=0.504,末梢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比较,χ2=0.444,P=0.505。
2.2 对水质合格率造成影响的因素
在所有不合格指标中,菌落总数占比最高,达64.38%;其次为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达47.12%;再次为毒理学指标,达20.35%。见表1。
2.3 不同类型水源合格率对比
地面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62.17%(281/452)、55.53%(251/452)均高于地下水枯水期55.09%(249/452)和丰水期47.79%(216/452),χ2=4.670,5.426,P=0.031,0.020;且枯水期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合格率均高于丰水期地面水,χ2=4.111,P=0.043;地下水χ2=4.823,P=0.028。
2.4 不同水处理方式合格率对比
从处理方式来看,枯水期和丰水期完全处理合格率19.25%(87/452)、12.39%(56/452)均高于沉淀处理14.16%(64/452)、7.74%(35/452),枯水期χ2=4.206,P=0.040,丰水期χ2=5.389,P=0.020;且总合格率31.64%(143/452)高于沉淀处理21.90%(99/452),χ2=10.925,P=0.00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该区2017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污染检测的总合格率为53.54%,提示农村饮用水存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原因与泉州市近年来石化工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水源污染有关[7-8],尤其是随着泉州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多,很多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露天废弃物处理不当,雨水冲刷后渗入水井、沟塘、农田,增加了农村饮用水污染风险。
此外,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输水管网并非影响该区域农村饮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而是因为该区农村水源保护措施不科学、不到位。但马丽蓉[9]的研究中指出,农村地区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低于枯水期,P<0.05。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不符,可能与近几年该区雨污分流减少水污染有关,但在雨季会导致农村污水、粪便污染水源,因此对农村地区仍要保持警惕。在所有不合格指标中,菌落总数占比最高,达64.38%;其次为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达47.12%;再次为毒理学指标,达20.35%。菌落总数超标表明介水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农村地区水质消毒设备使用率低,水务人员缺乏消毒意识或消毒技术不专业;二是农村水源可能正遭受周围环境和人畜粪便的污染。此外,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中的浑浊度和毒理学指标中的硝酸盐不合格率也较高,这可能与该地工业污染有关,而地面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均高于地下水枯水期和丰水期,且枯水期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合格率均高于丰水期,P<0.05,说明该区地下水遭受污染的范围远远大于地面水,需重视污染源头的处理,避免微生物污染源渗入地下,加重地下水污染。从处理方式来看,完全处理合格率高于沉淀处理,P<0.05。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仍以地下水为主,处理方式多为沉淀处理,这一现状容易导致水质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
针对该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现状,现提出几点改善措施和治理方向:(1)加强乡镇供水站的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设备使用率。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是切断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痢疾杆菌等介水传染细菌的主要手段[10-11],能对水源性疾病暴发流行起到预防作用;(2)在农村地区修建公共卫生厕所、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垃圾、工业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的基建力度[12];(3)定期进行水样采集检测,了解水质变化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4)加强农村居民的饮水防病知识宣教,提高居民清洁用水、预防疾病、保护环境的意识。
表1 对水质合格率造成影响的因素统计[n(%);n=452]
综上,泉州市该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政府部门需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治理力度,并做好水质监测和卫生监督,从而保证当地居民饮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