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8-11-19苏为谦庄清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补阳中风缺血性

苏为谦 庄清芬

缺血性中风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 其中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类并发症, 表现为情绪低落、运动及思维迟钝、情感障碍,在中风急性期及缓解期均可发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多以口服抗抑郁药物为主, 但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大、成瘾性、依从性差等问题, 临床疗效有限。中医研究认为本病病位在脑, 与肝脾密切相关, 多由肝郁脾虚、气虚血瘀引起, 治疗当以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为主[1]。本研究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 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8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9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8例, 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3.1±10.5)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7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63.8±10.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 经头颅C T或磁共振成像(M R I)检查确诊,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 C M 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H A M D 24项评分≥20分, 中医诊断符合气虚血瘀证。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抑郁症、脑卒中病情不稳定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缺血性中风的规范内科治疗, 即降压、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10950043)20 mg/次, 1次/d, 于早餐后服用。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黄芪30 g、全当归10 g, 赤芍 10 g, 地龙 10 g、川芎 10 g、白术 10 g、茯苓 10 g、红花 10 g、桃仁10 g、柴胡10 g、郁金10 g、黄连6 g、酸枣仁30 g、远志 15 g、甘草 6 g[2];1剂 /d, 水煎 2次 , 取汁 200 ml, 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H A M D评分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的抑郁改善情况。H A M D评分标准:7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 8~17分为轻度抑郁, 18~24分为中度抑郁, ≥25分为重度抑郁。②采用TESS评分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根据H A M D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治愈:H A M D评分减分率≥75%;显效:H A M D评分减分率为50%~74%;有效:H A M D评分减分率为25%~49%;无效:H A M D评分减分率<25%[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 A M D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治疗2、4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2、4周, 两组TESS评分组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 A M D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 A M D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观察组 39 25.75±4.33 18.67±4.06a b 14.28±2.79a b对照组 39 26.02±4.27 22.31±4.52b 17.95±3.14b t 0.277 3.741 5.456 P>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4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4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0.05

观察组 39 3.97±1.02a 3.62±0.93a对照组 39 6.98±1.63 7.47±1.95 t 9.776 11.129 P<0.05 <0.05

3 讨论

抑郁是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大多数认为与神经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临床证实, 抑郁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 因此, 神经功能缺损是继发抑郁的重要因素[2-4]。

中医认为, 本病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证, 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导致气血运行无力, 瘀血阻滞脑络, 治疗的关键在于扶阳固本、活血化瘀、疏通经络[5]。本研究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补阳还五汤属于中医治疗中风的名方, 其“因虚致瘀”的辨证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郁证的发病也与肝、脾密切相关,肝郁乘脾导致脾损, 脾虚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导致郁证更甚。其补脾益气、疏肝解郁的思路与中风气虚血瘀有一致性,因此, 本研究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味进行治疗。

方中重用黄芪, 健脾益气, 意在气旺则血行, 促进瘀祛脉通, 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行气开郁;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三药共为臣药;柴胡与赤芍合用养血柔肝、滋补肝体;柴胡和郁金, 增强疏肝解郁之力;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善走行全身经络, 提升活血通络之效;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固本防变;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共为佐药;辅以少量黄连助脾胃燥湿, 又可防补气活血药物过于偏热, 有反佐之意;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补气行血、活血化瘀、解郁安神之功[6-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充分证明,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确切, 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促进患者情绪的恢复,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补阳中风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水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