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2018-11-19丁秀萍谢娜吴新如颜剑祁李林娜朱惠湘张雪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初筛耳聋筛查

丁秀萍 谢娜 吴新如 颜剑祁 李林娜 朱惠湘 张雪芳

听力障碍是出生缺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构成比高且危害严重, 需要及早进行筛查方能够避免延误治疗时机[1]。然而新生儿配合度差, 缺乏安全和健康意识, 且基本没有理解能力, 因此初筛通过率较低, 往往需要数次检查才能确定结果。为了提高初筛通过率, 减轻新生儿的哭闹程度, 改善家属满意度, 本研究特将600例拟行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的新生儿作为受试对象, 展开对照试验, 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经剖宫产或者阴道娩出的足月新生儿600例, 且均拟行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 双胞胎或者多胞胎者只选择其一, 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发育畸形者, 已经明确发现外耳道或耳廓等存在创伤者, 合并严重内科或者系统性疾病者, 家属拒绝配合本次研究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 每组300例。常规组新生儿中男168例, 女132例;出生日龄24 h~7 d, 平均出生日龄(3.1±1.3)d;出生体质量1470~2680 g, 平均出生体质量(2174.2±235.3)g。优质组新生儿中男164例, 女136例,出生日龄24 h~7 d, 平均出生日龄(3.2±1.3)d, 出生体质量1450~2690 g, 平均出生体质量(2179.5±243.7)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即指导母婴早期接触, 并在检测室由母亲喂奶的同时进行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 需要注意避免发生新生儿呛咳或者医源性损伤。

优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在检查开始前30 min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调整到最佳, 若是天气寒冷或者炎热, 可开空调以便提高母体和新生儿的舒适度, 并且尽量避免交谈, 窗户关闭,以免受到窗外噪声的影响;②注意事项指导:提醒新生儿母亲对受检者进行安抚, 在其熟睡之后开始进行筛查, 筛查时母体、新生儿和检察人员均应当保持手部稳定;③家属情绪安抚:对部分担忧出现不良检查结果的家属进行安慰和交谈,使其明确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的重要性, 也告知家属该项筛查知识常规检查, 使其能够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④跟踪随访:对于初筛失败者护理人员需要和家属进行耐心的沟通, 积极交流, 约定好复查的时间, 以便尽早完成新生儿听力和耳聋筛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初筛通过率、护理前后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及家属满意度。其中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10分制进行评价, 以0分表示完全不哭闹, 以10分表示严重哭闹使得检查不得不中断,评分越高认为哭闹程度越严重;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参照卫计委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 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责任感以及医护配合程度, 总分为100分, 将调查结果≥90分者记为非常满意;将调查结果≥60分且<90分者记为基本满意;将调查结果<60分者记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筛通过情况及护理前后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对比 优质组初筛通过率91.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且护理后优质组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对比 两组家属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质组家属总满意率98.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初筛通过情况及护理前后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对比[n(%), ±s]

表1 两组初筛通过情况及护理前后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对比[n(%), ±s]

注:与常规组对比, aP<0.05;与护理前对比, bP<0.05

优质组 300 274(91.33)a 7.4±1.3 3.1±1.0a b 45.410 0.000常规组 300 241(80.33) 7.2±1.6 5.4±1.2b 15.588 0.000 χ2/t 14.926 1.680 25.503 P 0.000 0.093 0.000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新生儿中, 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3‰, 而重度听力障碍者的构成比约为0.1%[2]。国内研究资料报道[3], 在早期联合给予新生儿听力和耳聋筛查有助于及时确诊并实施对症支持治疗, 从根本上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但是常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生儿的配合度, 然而部分新生儿的哭闹程度仍较为严重, 且家属并不了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也很容易由于配合度不高导致初筛失败。因而探讨积极的、高质量的服务措施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 优质组初筛通过率91.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且护理后优质组新生儿哭闹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属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质组家属总满意率98.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中应用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初筛通过率, 并且还可显著减轻新生儿哭闹程度, 改善家属满意度,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优质护理服务包括环境护理、注意事项指导、家属情绪安抚和跟踪随访, 其中环境护理能够为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4-7];注意事项指导能够提高筛查配合度和结果的准确率;家属情绪安抚是提升家属满意度的关键措施, 同时也是保证筛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跟踪随访能够针对初次筛查未通过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 保证按时完成筛查, 提高筛查率[8,9]。由此可知, 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借鉴和推广。

综上所述, 建议在新生儿听力和耳聋筛查中应用优质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初筛通过率, 提高新生儿和家属的配合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初筛耳聋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