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核心,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2018-11-19单菁菁苗婷婷
◎单菁菁 苗婷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丰富。与此同时,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工业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等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促进国民群众健康长寿,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出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 “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期在卫生健康领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当前时期,我国的健康事业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剖析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欠佳的原因,探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措施途径、培育健康人群已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从正面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大幅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从反面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发展
1.人民群众的预期寿命大幅提高。1949年前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仅为35岁,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3岁,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和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报告,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5岁,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列。
2.国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以2015年为例,我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6.5%,住院分娩率达到99.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0.7%和91.5%,婴儿死亡率从1995年的36.4‰下降为2015年的8.1‰,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61.9/10万下降为2015年的20.1/10万,分别于2007年和2014年提前实现了联合国设定的千年发展目标。
3.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为增强国民健康意识,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对健康生活理念进行科学教育、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比如,截至2015年,全国98%的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80%的学校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在健康教育和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4.健康习惯逐渐形成。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民健身条例》和 《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等,鼓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从2004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开始推行利用彩票公益金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目前该项工作已经成为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人民群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根据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2014年我国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14.7%,其中城镇居民为19.5%,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愈加健康,文明卫生习惯正逐步形成。
(二)人民群众的健康挑战
现阶段,我国的健康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仍有待提升。
1.健康期望寿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14年,北京在国内首次公布了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测算显示,北京居民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为58.17岁,明显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同期北京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1.51岁,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居民平均有23.34年将在病痛中度过。
2.患病率和慢病死亡率呈现增长趋势。根据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13年我国调查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4.1%,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5.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高达28.2%,1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3.1%。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癌、肺癌等主要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均呈现增长趋势。
3.健康意识有待加强。如上文所述,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践行健康的生活理念,但仍有很多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淡漠,倾向于选择相信自己是健康的,仅在生病时才有所重视并选择就医,疾病预防意识和健康管理意识仍有待增强。根据我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年的数据,仅有4.2%的人接受过预防保健服务,男性人群疾病预防保健的需求率为3.8%,而女性预防保健的需求率也只有4.6%。
4.不良生活习惯危害人民健康。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水平仍相对落后。人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培育健康人群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须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思导致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高的原因,对症下药,培育健康人群,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
二、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高的原因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偏重经济增长的跛脚发展模式导致医疗卫生事业相对滞后,疾病谱的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也给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医疗卫生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1.医疗卫生筹资水平较低。卫生筹资水平反映了国家卫生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服务利用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却十分突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6%,而世界平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为9.9%,这说明我国健康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性不强。
2.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薄弱,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表现为 “倒金字塔”结构,绝大多数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力量却非常薄弱。以2015年为例,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为701.5万张,其中一、二、三级医院占7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占20.2%。全国有卫生技术人员800.8万人,其中一、二、三级医院占63.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占28.2%。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使用效率则十分低下,医疗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3.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农民群体的健康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提速,我国城乡之间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绝对差距依然巨大、二元结构突出,对健康中国建设构成严重威胁。首先,农村居民的医疗资源不足。据统计,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农村人口比重为45.23%。而根据 《2015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仅占22.44%,卫生技术人员仅占全国水平的21.28%。农村医疗资源配比严重不足。其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这些农业转移人口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无法公平享有和当地市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权益,这使得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堪忧。
4.健康服务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仍以医疗服务为主,而提供护理、康复、心理咨询、健康管理等其他健康服务的机构极少。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有康复医院265所、护理机构103所、疗养院113所、精神病医院446所,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能力严重不足。
(二)疾病谱改变,医疗制度和设施尚不完善
1.疾病谱的改变首先体现为非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疾病威胁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疾病谱从传染性疾病向非传染疾病转变。2014年居民伤亡病因中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这三种疾病在我国居民伤病死因的构成中占比超过了65%。这种以慢性病为主的非传染性疾病一般治疗周期长,有些甚至伴随患者一生,需要长期的药物控制和定期的检查,这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有所提高。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染病疫情、抗生素耐药等跨国播散的公共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如果出现重大疾病流行而解决不好,就会造成人心恐慌、社会不稳,甚至消解经济社会多年建设成果。而针对疾病谱的变化、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和跨国疾病威胁,我国当前医疗设施以及疾控应急机制尚不完善。
2.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医疗资源发展不足。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根据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5亿人,届时每3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意味着健康存量递减,患病风险递增。有研究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老龄化以及相应患病率的提高,全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了20%以上。但从近年来看,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投入逐年增加,但在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建设滞后,针对老龄化人口的医疗资源明显不足。比如,老年人多伴有行动不便的问题,希望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上门服务。其次,老年人多见慢性疾病,宜就近就诊,而我国基层医护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卫生资源配置不足,难以适应患病人群数量的增长和日益增加的就医需求。
(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健康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受到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困扰。
1.空气污染问题凸显。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2013年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6.5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美国的3.9倍,英国的8.2倍,日本的6.5倍,中国香港的10倍,高能耗带来高排放和高污染。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2015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虽然总体上有所改善,但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只有73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而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的78.4%。
2.地下水环境质量堪忧。近年来,随着江河湖泊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地下水环境质量依然堪忧。2015年,国土部门对全国31个省 (区、市)202个地级行政区的5118个监测井 (点)开展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较差和极差级的监测井点仍然占六成以上 (61.3%),超标指标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pH值、COD、 “三氮”、氯离子、硫酸盐、氟化物、锰、砷、铁等,部分水质监测点还存在铅、六价铬、镉等重金属超标现象。
(四)现代文明病激增,健康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步入工业3.0阶段,即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体力付出越来越少,脑力付出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越来越紧张;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越发淡漠。劳动方式的转变,活动空间的缩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都导致了所谓的 “现代生活方式病”,或者“现代文明病”的产生。现代生活方式不健康除了会引发各种慢性病外,心理疾病的爆发不容忽视。根据原科技部2012年至2014年开展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 (其中抑郁障碍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然而截至 到2015年,我国精神科医生不足3万人,心理治疗师不足5000人,心理咨询人才稀缺。
三、健康人群培育的措施和途径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问题上升到国家高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经济、制度、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入手,开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加大力度培育健康人群。
(一)发展健康经济是培育健康人群的物质基础
1.优化政策环境,为健康经济发展扫清障碍。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等;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专业医药园区,支持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发展。
2.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
(二)夯实健康制度是培育健康人群的重要支撑
1.围绕影响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体系,努力为社会民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评估、健康规划、健康服务、健康保障等各个环节的组织落实和政策支持。
2.建立以 “健康促进”为导向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将健康规划和健康政策的制定、落实、管理整合到统一的框架内,确保卫生、环保、体育、社保、民政、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扶贫计划,显著改善贫困落后地区的医疗条件和保障水平;全面加强城乡安全建设,完善安全监管与应急反应体系;着力加强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的监测、监管、预防和预警,制定细致务实的防灾计划,增强社会应急反应与自救能力,努力为居民创造安全、安心、有保障的社会生活。
(三)开展健康教育是培育健康人群的重要抓手
1.出台各项政策,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帮助居民掌握最基础的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居民自觉参加体育锻炼,逐步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从 “重医疗”逐步转向 “重健康”。
2.针对不同人群和地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计划。优先为老、弱、病、残、孕建立健康档案,由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负责推动特殊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预警,加强慢病监测与管理控制;针对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偏低的问题,基层政府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培育健康文化是培育健康人群的内在要求
1.宣传健康文化,将健康生活理念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文化需求;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此外,针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要尤其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2.打造健康文化氛围。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加快推进健康理念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大力开展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 “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夯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微观基础。
(五)完善的健康公共服务体系是培育健康人群的保障
1.要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有针对性地加大医疗卫生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到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不断丰富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统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布局和合理配置,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横向流动,促进远程医疗和健康服务向中西部延伸、向农村延伸、向基层延伸;以居民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下沉,以刚性约束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和设置。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各类污染排放;通过强化水务、环卫等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提高城乡污水、垃圾等无害化处理率和清洁用水覆盖率,保障居民享有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饮水和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