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解读

2018-11-19尹笑颜

决策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文 / 尹笑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与新世界观的关系,才能避免错误理解新世界观,限制新世界观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本文探究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够扩大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实践范围。

一、理论介绍

(一)历史唯物主义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它又被称为唯物史观,它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起到了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其对应于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用来总结历史事件,认为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动力均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同时,它能间接改变生产方式,导致社会不同等级的阶级形成。

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有:其一,方法不同于以往一切历史理论,它主要用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更迭是人追寻目标、实现目标产生的实践活动。其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是以探究社会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其研究任务实现的过程即为社会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社会进步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制度,历史因素间的影响和变化,社会历史,客观历史等。

(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全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对未来社会形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观点总结和学说归纳。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即现代唯物主义;第二方面即现代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方面又细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政权理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分析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者分析观点归纳为两种,第一种即“历史”的唯物主义,第二种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为“世界观”和“历史观”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它蕴含着两种解释原则,第一种将“历史”作为解释路径,第二种将“唯物主义”作为解释路径,二者对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理解有直接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为深入理解历史观变革,它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辩证分析,借助“历史观”变革完成历史唯物主义意义的确定,它并不是片面地分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将其完全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为了避免对研究人员产生片面引导,应将世界观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并逐渐扩大后者的应用范围。以历史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以世界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引发了世界认知到世界改变的变革活动。从中能够看出,这两个不同的解释路径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运用世界观为基础的理论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这对历史事件客观分析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被较多学者论证、分析,不同学者的研究观点不相一致,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需要进一步分析、需要深入探究。

(二)以新世界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原有一切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进行阐述,并以缺点为出发点,从中能够看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具有理论自觉性,它能直观指出原有理论的不足,并对其全面批判。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主动分析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持客观理解态度,这是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在原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批判唯心主义,如果此项批判活动脱离唯物主义,那么批判目的就不能真正实现,并且影响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唯物主义会缺少“现实的人以及人的历史发展”这一内容。批判工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实践为社会生活奠定了基本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为原则进行理论解释,这不同于以历史为对象进行理论解释,相对而言,历史以人追求目标为活动过程,即理想向现实实践的过程,“历史”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上述论证的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系统性阐述,这部论著以黑格尔派为主要论证对象,该派主要以哲学为基础,其共同思想成为主要批判对象。该论著的思想基础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概括来讲,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为其主要思想内容。这部论著主要以解释人与世界关系为出发点,同时,这一出发点也是新世界观的形成基础,论著分析的问题主要为意识与存在间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同于历史观问题,它属于世界观问题。

(二)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一方面,正确理解存在。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自然界被人们抽象理解,它是在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同时,它还是工业活动、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社会需要不断增多,社会制度相应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主要是为了革新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新世界观。

另一方面,意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以往学者分析过意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一分析结果间接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二者间的关系即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历史进程间的关系。在掌握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即为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

关系分析的过程即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本质分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相关学者会提出质疑,并希望所提出的质疑能够得到解决。质疑的内容主要为新世界观替代历史观的原因,对此形成了三种回答。第一种回答是马克思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分析,分别为直观式和抽象式。重新认识意识与存在、人与世界间的关系,最后形成了新的世界观。第二种回答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存在”,并且意识受生活所决定,这一关系又间接解释了历史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而形成了世界观革命。第三种回答是世界观是以改变世界而开展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资产阶级运动规律,简言之,即新世界观的形成。

四、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关系分析

本文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间关系时,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然后具体探究了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这能使研究人员以及学者在了解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体现于社会实践,它是历史观与实践观联系的产物。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有独特的解释,他认为人类依赖于社会历史,但又改造社会历史,社会历史以满足人的需要而形成。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适应生产力形成的生产关系。恩格斯对此也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即历史事件以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改变为前提,同时,社会各阶级互相斗争。从中能够看出,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认知、社会改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部分,它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换言之,革命性变革因历史唯物主义而产生,在这一过程中,原有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被指出,并且唯心主义观点的实践问题也被解决。在唯物主义观点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后,哲学在改造世界方面的功能得到具体实现,这对改造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再次得到了实现。

(二)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

世界观即人对世界以及世界关系的看法及观点,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于社会实践。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最后认识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在世界中的作用,这种总的看法即世界观。世界观定义又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分析,其中,狭义世界观即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看法,广义世界观即人们对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的看法和整体认知。这两种世界观都明确包含了人对世界的看法,列宁曾在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对世界观的看法,这种观点即新世界观的形成,新世界观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共产主义等内容的综合体,历史观作为新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如果学者将历史观片面总结为新世界观,就会导致新世界观的内容过于局限和偏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代表了马克思的立场、目标,历史唯物主义丰富了哲学在改造世界方面的功能,并深化了哲学世界观的变革工作,这一过程即为新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新世界观以改造世界为目标展开实践活动,它以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原能力,以辩证认识世界、能动改造世界为最终目标。世界观包含历史观,历史观不等同于世界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了“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一论题,并在理解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工作顺利推进。因此,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又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应以新世界观为指导,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服务质量,并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序开展、顺利推进。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还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这对论题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健全有重要意义,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做好相关论题分析工作,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明确目标,同时,还能加快和谐社会建设速度,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顺利推进社会实践活动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