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助力构建河南开放发展新格局

2018-11-19杨玮斌

决策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原河南河南省

文/杨玮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各地要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重大决策立意高远,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扩大对外人文交流的内在需要

一条“文化带”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从“外交话语权”到“外交话语体系 ”,再到“对外话语体系”,话语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已经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中西方争夺话语权,“讲理儿” “纠偏”,而是成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构建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要。

公共外交是话语体系的“重头戏”,地方对外交往是公共外交的“基石”。官民结合,以民促官,以民促商,相互依存,共同推进,已经成为我国鲜明的外交特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话语体系中地方和民间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不断提升,能否传播好中国新时代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讲述好中国新征程故事已经成为涉及东西南北、方方面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国与国、民与民之间增进了解、建立互信的重要桥梁,是促进中外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宏伟目标,离不开沿途国家民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民心相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本保证。扩大人文交流,以文化人,“修文德以来之”,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道,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关键所在。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平台,是一条“文化带”。新丝绸之路大国博弈的赢家,不仅是“一带一路”的经济领导者,也必须是“一带一路”的文化领导者。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我国打造这样

二、河南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打造陆上、网上和空中丝绸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经贸往来日益增多,国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三路并举”已经成为河南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和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比依然不高,尤其是文化和服务业产品出口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原文化对外开放的“软实力”是河南省实现高水平、全方位、深层次、可持续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短板”,迈不过去的“坎儿”,一旦补上,势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开放型、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6年,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实施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实施中原文艺普及工程”“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实施中原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中原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工程”。河南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打造“三个高地”,即奋力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基本形成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确定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无论是“五大工程”“三路并举”“三区一群”,还是“三大高地”,都需要明确文化和开放是何种关系,文化对外开放在河南省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大盘子里”处于什么地位,占多大分量,厘清中原文化走出去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树立“国际范儿”形象的内在联系。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指出,加强“一带一路”语言能力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建议国家启动“一带一路”语言能力工程,拓展“一带一路”多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河南省今年“两会”上,代表们也纷纷建言要重视河南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郑州应对区域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要在国际化上下功夫”。话语体系作为语言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既是文化发生、发展的伴生物,也是跨文化交流、传播与认知的重要工具。语言能力建设是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话语体系建设对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形象和总体对外开放水平至关重要。

目前河南省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与经济发达、外向度高的省份相比,河南省在文化软实力、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上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还不够匹配;二是对于把文化作为长线资本投入“一带一路”建设,营造经贸合作有利条件,拉动经济总体发展的前瞻性认识不足;三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引导,对于“域外河南”整体形象设计考虑不多,对外人文交流和国际形象打造资源和工作开展整合度不够;作为文化大省,语言体系中有翻译,有河南,但缺少“翻译河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鲜有“文化翻译”,这成为河南迈向文化强省的“瓶颈”和对外交往的羁绊;四是目前文化走出去主要是文艺演出和展览类,体现的是“轰动效应”,投入大,实效性短。译成外文,能够准确而又生动展示中原文化和河南发展成就,缺乏让国外民众既听得懂、看得明白、又记得住、产生共鸣、引起思考的产品,精品更是少之又少;五是对外译介缺乏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翻译乱象丛生,甚至出现政治性错误等;六是语言服务业欠发达。语言服务企业数量虽然全国排名第八,但和发达地区相比,数量、水平不在一个层级。

三、全面构建河南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对外交往“软实力”

(一)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宣传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统一规划,提供方向性指导和政策性把关;外事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组织相关部门大胆创新,推出符合河南对外交流实际需要的对外翻译与传播优秀成果。整合全省外宣资源,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打好“组合拳”,形成党政部门各司其职、官方民间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打得出、打得响、打得赢;推动理念、内容创新,以文化为纽带,民心相通为桥梁,提升对外宣传推介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推动河南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河南省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二)讲好河南故事,打造文化开放新高地

与 “三个高地”“三路并举”、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相配套,实施“翻译河南”工程,系统打造一批“语言精品”,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全面提升河南国际语言服务能力与水平,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河南故事。

一是调动高等学校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系统梳理和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把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成就有机联系起来,把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与“翻译河南”工程结合起来,提高对外话语的接受度、亲和力以及对外传播能力;注意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和国际水准、适宜推出去的文化品牌项目,加以高水平的语言和视觉形象包装“走出去”。

二是编印出版“翻译河南”中外文系列丛书等,系统地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翻译规范的多语种河南文献、通俗读物和优秀出版物,把中医药、少林武术、太极拳、瓷器、文物、杂技、豫剧、豫菜等代表性文化产品通过遍布各地的孔子学院、文化中心、友城等送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每个角落。

三是研究设立“翻译河南”工程研究专项课题,鼓励高校外语、翻译以及相关学科人才申请承担课题,从不同角度对工程的实施论证推动;开展“翻译河南”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对相关论文、书籍、音像制品、课题项目等根据选题意义、完成质量、对外传播效果等指标体系评选出优秀成果,适当予以奖励;在有学科优势的高校建立对外话语体系和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开发具有河南特色的标准化翻译语料库和术语库。

四是扶持本地外向型语言服务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支持其做强、做大。与河南省“十三五”时期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和机构”“打造中原文化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建设河南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目标相配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支持语言服务国际项目合作,提高河南语言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认知度、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制定译写规范,提升服务领域新形象

参照外省做法,由省外事部门牵头,质监、工商管理、旅游、市政等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现状的调查、审核与整改力度,以国家规范为指导,制订出台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文化、旅游领域对外交往实际需要的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外文公示语的使用有章可循,违规整顿有法可依。动员社会各界行动起来,推广使用规范翻译用语,提升良好对外形象。

(四)建设“翻译豫军”,提供对外交流新支撑

从人才强省的高度,把培养和储备高端翻译人才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优化高校外语专业布局,打造高校特色翻译方向,培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高端外语翻译人才。通过实践,培养一支可以满足需要的“本地化”“接地气”的“翻译豫军”。

建立和完善高端翻译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用好特殊岗位招录以及其他人才引进政策,提升全省上下外向型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外语翻译人才比例,重视在岗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翻译人才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急需的小语种人才,建立全省小语种人才库,资源共享,以高端语言服务为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对外交流合作提供翻译支撑,为河南省的“国际范儿”发挥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中原河南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沁园春·赞中原
出彩河南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