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头下”的官员监督不可缺位

2018-11-19汤星宇

清风 2018年6期
关键词:作秀政绩执纪

文_汤星宇

在电视新闻里,在聚光灯下,有着那么一群热衷于上镜头“善做镜头前工作”的领导干部,他们善于把自己塑造成“政治明星”,经常性地展示政绩,发表冠冕堂皇的讲话,把工作当成了“作秀”;在镜头背后却有着蝇营狗苟的勾当。部分干部因为“作秀”成功,为官几十年,边腐边升若干年,直到成为被打掉的“大老虎”。

领导干部过分热衷于“上镜头”,可归类于“四风”问题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上犯了迷糊。而善于自我包装也是腐败分子的一大特点,包装成功者能边腐边升也体现出片面的“唯政绩论”在我党内部一些地方存在,不乏“数字出官、政绩出官、形象出官、新闻出官”等“作秀”之风。同时值得反思的是,以前我们的监督执纪在面对“明星官员”“功臣官员”时存在一种危险的“求和”思维,认为这些党员干部社会声望高,能力强,做出过贡献,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应“治病救人”,以“尽力劝导”为主,以政治上的“一团和气”来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于情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使一些“带病”官员轻松逃避法律制裁,在往后的日子里逐步走上高位,最后即使被发现被打倒,但对国家经济的损失,对国家党员干部形象的破坏已经无法弥补。因此,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权力监督弱化和缺失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刹住这些“做事不如作秀”和“一团和气”的歪风邪气。

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非常抗拒“镜头”,但这种抗拒不是针对媒体宣传表扬的镜头,而是针对公众监督的镜头。部分干部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问题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拒绝老百姓质疑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态度、工作、思想上有了偏差,与公众拉开了距离,和百姓产生了隔阂。一些领导干部更是心中有鬼才不敢接受监督,千方百计逃避监督,怕被媒体曝光,怕违纪违法行为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进而丢了官帽。通过以往案例不难发现,公众监督对反腐的作用不容忽视,提升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的积极性刻不容缓,我们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公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不留死角,让党员干部适应监督、习惯监督。只有这样,廉洁自律意识才能在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

更有一类领导干部再也无法逃避“镜头”,他们身陷囹圄,在监控镜头下生活。在株洲市纪委廉政教育基地,我们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时,通过监控室亲眼观看到涉嫌违纪人员接受调查的实况,也观看了国内大量高级别的涉贪官员在监狱里忏悔的视频资料。作为执纪人员我感触颇深,在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同时,我更多思考的是我们执纪人员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明星官员”时,要有正人律己的意识,要有执纪监督的胆魄,要有依纪问责的能力。在反腐问题上,没有区别对待,无论其职位多高、能力多强,都不能游离于监督之外。应让权力置于监督下运行,让腐败在阳光下消亡。

猜你喜欢

作秀政绩执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竖琴乐手:手势真不是作秀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结构变化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政绩”何以成“政债”?
作秀过敏症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作秀离灾难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