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更要“留人用人”
2018-11-19发自北京武汉
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武汉)
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二十多个城市,纷纷放出“送户口”“送房补”“送补贴”等大招“揽才”,甚至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不甘落后,分别出台针对高端和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办法。在“抢人才”大招迭出之后,一些引进人才的城市在短期内确实出现了户籍人口“井喷式”增长。
但是,在“抢来”人才之后,“揽才”的城市将如何与户籍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同步推进,以适应越来越庞大的城市居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配套需求?如何使引进的人才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使人才既“引得来”又“留得住”?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都是地方必须直面的一道道考题。
“抢人才”背后的“内忧”与“外患”
作为首都,北京市的人口之多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虽然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但常住人口密度仍然达到每平方公里1323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人口非常密集!就拿我老家来说,一个乡辖十多个村,人口也只有1万多人。”一位在北京从事茶业生意的湖南省安化县的朋友对本刊记者如是形容。
那么,作为首都,北京是不是也需要在“人才大战”中踞有一席之地?答案是肯定的,北京也参与到了这轮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大戏中。据《北京晨报》报道,2018年3月2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工作人员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
根据《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引进的优秀人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只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即可通过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途径快速办理引进手续。不仅如此,《管理办法》还将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人才、金融人才、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健康等专业的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统统纳入考虑,涵盖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在北京之外的“抢人才”城市队列中,还有一长串名单:南京、天津、上海、南昌、武汉、成都、西安、长沙……超过50个城市发布了人才政策。
放眼各大中城市,车流熙攘,人潮涌动,为何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抢人才大战”中来?“说穿了,是人才对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在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已经是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式话语了。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正在衰减。 “人才稀缺”现象在不少地方开始成为隐忧。
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字和所占人口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分析认为,2016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0.8%,而当前参与“人才争夺战”的一二线城市的不少地方均已呈现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口老龄化特征:2016年,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4%,上海为20.6%,广州为11.9%,南京为11%,武汉为13.7%,成都为14.5%。
因此,一线城市之所以会有如此抢眼的“抢人才”之举,正如媒体评论的那样,主要是出于“内忧”与“外患”两点考虑。“内忧”是近几年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下行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北京,自2013年起,GDP增速始终处于四个一线城市末位,2017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6.7%,尚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外患”是二线城市的崛起。数据显示,继天津、重庆、苏州后,2014~2017年,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七个城市经济总量也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且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想引来金凤凰,先得栽好梧桐树
在此轮越来越激烈的“抢人才大战”中,有一个几乎成为共性的特点,那就是被各个城市所认可的人才队列,落户可走“绿色通道”。在落户新政推动下,多地户籍人口呈现“井喷”。据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统计,以西安、武汉为例,今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迁入户籍24.49万人,人口“机械增长”是2017年同期的11.5倍,是2017年全年的1.2倍,西安3个月迁入的户籍人口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中人才引进、大专以上的学历落户人员占新落户总人口的54%;2017年,大学生留在武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和6倍;今年一季度大学毕业生留武汉创业就业已近10万人,武汉办理大学毕业生落户3.9万人。
如何让引来的人才“留下来”?让人才短期内在一个城市留下来,其实相对简单,就是要解决好人才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解决人才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这也是这轮席卷多地“人才大战”潮的明显的“揽才”措施。这些对人才的吸引力确实不容小觑。
唐某是本刊记者采访的一位硕士研究生,他是湖南人,在华中科技大学求学,学的是化学专业,2017年毕业后,他曾在长沙的一家企业单位实习;但是春节后他选择了去上海市静安区寻求发展机会。“我喜欢上海那种激情昂扬的节奏,我认为,那里的发展机会远远大于内地。”
在2017年上海出台了“人才政策30条”之后,今年上海各区再次出台了系列人才落地政策。如寸土寸金的静安区为聚焦人才需求,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就在人才新政中提出“采取人才公寓为主、住房补贴为辅的综合保障措施”等措施,从而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吸引人才的最大瓶颈——“住房难”问题。“我和我的同事,正在认真分析静安区的人才政策,并准备申请一套人才公寓。”唐某说。
“要想引来金凤凰,先得栽好梧桐树”,其实,不管一个城市放出怎样的“揽才”大招,人才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的潜力才是真正最有吸引力的。换言之,一个城市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现状及发展前景,是其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才是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人才磁场”。
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湖南籍新闻媒体人士陈某,就是看中了北京的硬件建设和软实力环境,从而北上打拼的,他对本刊记者说:“北京的房价高,生活成本也不低,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同学为什么选择来北京奋斗?说穿了,就是我们看中了北京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我认为无论是北京的名胜古迹还是医疗卫生条件、就业就学环境,都是其他城市很难具有的。”
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
但是,要想让人才对一个城市真正有认同感,除了解决好人才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还得解决好将人才真正“用起来”的深层次问题。“优惠政策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活环境,让人才安心在落户城市生活和工作,既要给人才以待遇,更要给人才以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文书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有评论指出,用好人才是留住人才的妙剂良方,不能让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后顾之忧,有价值认同感,人才才会安心。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各种人才流失、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新华社报道,十多年前,一位年轻有为的水土保持方面的专家被陕西省榆林市作为急需人才引进后,却被闲置一边,冷板凳一坐就是将近3年。他到有关部门跑了上百次,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榆林市当时新任的市委书记闻讯后,极为惊愕,当即指示落实其工作,并要求媒体对此进行曝光,在全市开展关于人才环境的大讨论。
来自国家层面的权威声音,也佐证了既要“引才”更要“识才用才”的至关重要性。在回应地方上的“抢人大战”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年5月16日表示,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孟玮表示,随着各大城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增的就业岗位多、人才需求量大,对人才的竞争成为必然,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支持大学生落户,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是对过去“重物轻人”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的一个调整。
孟玮强调,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对一个城市来讲,既要吸引人才落户,更要把这些人才留在当地,实实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怎么样把这些人才留下来,关键的一点从政府角度来看,还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这些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孟玮指出,人才的引进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举措,还是要突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着地方的需求来制定政策,来做到人才的引进与本地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诚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的优势,是内地城市不可相比的。但内地城市如何塑造自身的实力,如何让人才自主自愿地选择“凤落梧桐”,仍然是很长一段时间急需做足的“功课”。如何做到“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才是各个城市“抢”人才并长久留住人才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