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与智能化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两大主题
2018-11-19张涵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4期
本刊讯(记者张涵)3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6(2018)》(简称《法治蓝皮书》)与《四川法治蓝皮书》发布暨2018年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法治建设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积极回应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发力成效显著。2017年,立法机关加快推进支架性立法、基础性立法和重点领域立法,《国歌法》《核安全法》和《民法总则》等重要法律通过,《中小企业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标准化法》等法律修订,统筹推进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法律制度建设,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
《法治蓝皮书》指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与智能化,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两大主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服务于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但是法律与新技术之间的紧张乃至冲突不容低估,如果法律不能为新技术生长预留足够的空间,那么限制智能化步伐的不是技术,而将是法律。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李林指出,此次蓝皮书的发布,对于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和“宪法修正案”,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深化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