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有条件实现弯道超车
2018-11-19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缺少的是物质资本,而人力资本差距很小。
过去40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5%,增速之快,持续时间之长,在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从增长潜力看,未来我国经济维持较高增长的可能性和空间依然较大,可用资源仍然较多,这个基本国情没变。
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依赖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虽然现在中国已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代表的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距,意味着产业和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这说明我国收入水平依然较低,也意味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更快地发展。
有些新产业,技术创新速度快、周期短,研发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本,而物质和金融资本投入相对少,这在互联网、手机等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比如小米手机,雷军在创业之初仅有100多名员工,一年之内就推出小米手机。再如阿里巴巴,当年孙正义投资仅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两亿元,资金投入不大,但利用的是高人力资本。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缺少的是物质资本,而人力资本差距很小,因为人力资本包含两部分,即天赋和后天的教育,有时天赋比后天教育更为重要。现在,在后天教育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而在天赋方面,中国人口多,天才也多。中国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每年30%的市场增量在中国。因此,对于研发周期短、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现代产业,中国有条件实现弯道超车,自主研发。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大量的产业与世界差距巨大。比如装备业,外国一部机器售价可高达500万美元,而中国类似的机器售价仅为100万美元,这意味着存在技术差距。
未来,只要充分利用这个差距,我国经济还有每年8%增长的潜力。从历史数据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8年人均GDP是美国的21%。1951年的日本、1967年的新加坡、1975年的我国台湾地区、1977年的韩国,它们的人均GDP都是美国的21%。在此差距下,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都维持了20年每年8%-9%的增长。
上世纪70年代之前,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研发周期短的产业尚未出现,弯道超车机会不多,当前我国比当年的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韩国更为有利。在同样的产业技术水平差距所给予的“后发优势”条件下,他们可以实现20年8%-9%的年均增长,从2008年起,我国应该也有20年每年增长8%的潜力。
当然,把潜力变为现实,需要很多条件。2008年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疲软,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经济增速受到一定影响。另一个因素是国内的情况,要看供给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能不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