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实施“心理敞亮工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2018-11-19杜永亮
本刊记者 杜永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6年,胶州市被中央综治办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以此为契机,胶州创新实施“心理敞亮工程”,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深化平安建设的重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6年以来,胶州市创新实施“心理敞亮工程”,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触角,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零距离”。
在市级,设立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在镇级,依托12处镇街综治中心,设立镇级心理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在村级,依托村(居)综治中心,开展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心理服务中心1处,镇级心理咨询室12处,医疗机构心理咨询门诊1处,机关办公大楼、公安、教体等部门场所心理放松室、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3处;建成3处镇级卫生院、敬老院心理咨询室。89处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获得星级认定,占全市学校的85.6%。
胶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晓兵认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要创新工作模式,打造服务品牌”。
根据人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胶州市制订实施“生命全程心理陪伴计划”,打造“心理护航、幸福一生”服务品牌。突出全过程,着重把握婚前、婚后及离异心理辅导等9个关键节点,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目标,降低、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据了解,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为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测验3136人次,住院患者心理测验5126人次。教育部门先后举办7场“家庭教育咨询大集”,为89所中小学、幼儿园送课287次,开通24小时“心语热线”,答复心理咨询16500余人次。妇联举办21场次家庭婚姻生活心理大讲堂,受益人群达2000多人。
“正心为治国之道,积极乃发展之源。”当前,由于工作压力、生活矛盾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一些人的心理疾患增多,影响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部分人甚至不能理性分析和科学对待当前国家治理和公共生活中的一些事,总是以粗暴、激愤的态度去渲染负能量,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恰恰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良策,进而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胶东国际机场征迁是胶州市历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拆迁行动。然而机场建设红线内10个村庄的征迁仅用7天就完成了,未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整个征迁过程中,群众心理疏导挺在前面。工作人员在征迁现场设立心理咨询室,选派心理咨询师、律师进驻,事前围绕群众关切制订了详细的心理疏导方案,事中针对群众疑惑及时释法明理,事后组织群众参观施工现场,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
一个良好的社会心态,必然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人民的安居乐业。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在谈到胶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时提出:“提升城市文明,培育厚德诚信的城市品格。以厚德滋润人心,增进社会凝聚力。”因而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下一步,胶州市将健全全市大众心理预测、预警、预防体系,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常性开展大众心理问题测评筛选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全生命周期心理服务陪伴计划。此外,加强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性格偏执人员等的心理人文关怀和跟踪帮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发生极端案件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