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
2018-11-19申国华河南郑州
文_申国华(河南郑州)
清代林则徐的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大概意思是说,子孙要是贤德而聪慧,把钱留给他反而堕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懒惰,留的钱越多,越是给其增加麻烦和过错。
一个人应该给后人留些什么,是留一大堆家业和金山银山给子孙供其享用,还是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子女,留给其更多精神财富,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从历史长河来看,一个人一生中奉献越多索取越少,就对社会贡献越大,否则贡献越小。所以,很多人一辈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既给子孙多留一些物质财富,以减轻子孙生活压力,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又留下巨大精神财富,自己也落得个好名声。
凭借自己省吃俭用,日积月累,多给子孙留下一些财产,也无可厚非。但,一些领导干部却不是凭借自己省吃俭用,而是凭借手中权力,给子女留下巨额“肮脏”财富。比如,有的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款,给子女办理“绿卡”、移居国外;有的收受多套房产,并过户到子女名下;还有的替子女开公司,利用职权“洗钱”,或者搞一些“体外循环”,将公款、贿金“漂白”后流入子女腰包;甚至有的领导干部留给子女的物质财富可供后代几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这些领导干部的畸形心理看似符合儿女亲情,毕竟自己身居要职,有一些便利条件,而且很多都是主动送上门来的,自己一个人、两口子能享用多少?何不给子女留下?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却令子女蒙羞,甚至将他们推向深渊。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扶持”和“关照”下,其儿子刘德成几年没上班却能挂名领取薪金120多万元;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原副市长冯康锐和两个儿子冯熠、冯燏等人,合谋侵吞国有资产金额高达3487万余元;安徽省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治淮、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原局长张冬,父子俩都是“土地爷”,供职同一系统还都大权在握,两人受贿数额超过两千万元……
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领导干部以前都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受社会风气影响,逢年过节别人送很多钱,给人办完事别人“孝敬”一两套房产,把别人送上门的钱财留给自己的子女,以免子女日后吃苦受累,重走自己的辛苦路。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些领导干部的心情可以理解,舐犊情深,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但恰恰错在此处。既不应该收,更不应该留。因为把贪污受贿得来的赃款赃物留给子女,不是给子女发展铺路,而是“挖坑”“设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心目中往往都会打下深深的烙印。特别是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之前,烙印会更深,影响会更大。父母奉公守法、爱岗敬业,子女很可能就会效仿他们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作为领导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把好的思想和作风留给子女,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即使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也应严格要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为子女作表率。退一步说,即使为孩子着想,也不应该利用职权收受他人钱财、侵占公款,更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留给子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辛勤和汗水,而能够取得成功,既靠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因为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事实证明: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精神往往是到达顶点的“通行证”。而优良作风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既靠学习、磨练,更靠一代一代人无私的传承。中华文化之瑰宝就是无数代人传承的结果,所以,新时代,作为领导干部,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向子女传承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