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书写民生情
2018-11-19杨友陈刚
文_杨友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陈刚
12月3日,家住沿河自治县新景镇姚溪村村民陈文秀,揣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低保金,到集市为俩孙女添置过冬新衣。
“有政府的关怀,活着就是幸福。”陈文秀说。4年前,陈文秀的儿子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俩老人、一双孙女相依为命。当地民政局在了解到陈文秀家实际情况后,将祖孙四人纳入低保对象。
“赶上了国家好政策,有低保金,可以补贴家用,要不然这日子可咋过。”陈文秀感慨不已。
民政爱民,民政为民。
沿河自治县密织民生保障网,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兜住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支持倾斜力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无缝”对接。自2004年启动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以来,全县现已累计救助对象80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亿元。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探索“养老+扶贫”模式,保障贫困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累计投入3亿多元,以乡镇为单位建成的敬老院20所,实现全覆盖;建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协会)137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所,养老服务床位达5000余张。
与此同时,沿河全面落实高龄老年人优待政策,推行高龄津贴普惠制。2014年来,累计发放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2600余万元,惠及4.3万余人次。
民生项目同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沿河确立了“民政事业项目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项目攻坚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整合民政资源,科学规划了一批批民政重点项目,儿童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等一批民政园区项目兴建和投入使用。
在淇滩镇淇滩村,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总投资980万元、床位180张的沿河自治县儿童福利院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460万元的沿河自治县烈士陵园,现已成为沿河集红色旅游、纪念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体的烈士陵园;2017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在沙子街道、官舟和甘溪镇建设的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示范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官舟镇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2000万元的沿河民政园区建设,将于2020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件件充满温度的民生实事、一个个为民利民的项目、一项项民政工作改革成果,汇集成一个个乌江边的民政故事,也见证着民政人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改革开放40年,沿河城乡低保人数从3450人增加到现在的73025人,兜底保障人数增长21倍;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从每月80元、35元提高至如今的每月570元、每年3876元;沿河连续4年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