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心”的修炼史
2018-11-18蒋海升
蒋海升
暑期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重播的热季。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故事魔幻、生动有趣,素为孩子们所喜爱。给孩子们看《西游记》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仅仅把它视为儿童读物,那就大大低估了它的价值。
《西游记》依托于三藏取经的故事而杜撰,表面上讲的是一个佛教故事,但严格说来,小说不过是拿取经这个故事说事。小说的主旨其实讲的是修心养性,战胜自我心中魔障,寻求解脱的道理。看似荒诞无稽的《西游记》其实是“在心上做功夫”、借助神话故事阐发修养心性之理的大型寓言,《西游记》是一部“心”的修炼史。
《西游记》通过塑造种种艺术形象,围绕“心”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角,他的形象正是《西游记》将修养心性主旨进行艺术化的最主要载体。在《西游记》中,经常将孙悟空唤作“心猿”。 “心”在这里形象化成美猴王這只“心猿”,“意”在这里化成唐僧的坐骑白马这匹“意马”。在猪八戒身上体现了心的种种欲望,种种神魔鬼怪代表的是心中的魔障。取的“经”其实是修心向善、格物致良知。在《西游记》的许多回目和正文中,动辄就把悟空称作“心猿”“心主”,实际上都是在不断地向读者提示故事后面的深意。 “心猿”是形容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作者妙用这一词语作为孙悟空的代称,可谓匠心别致。人生所受的灾难,都是心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要通过“来心上做功夫”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一切魔劫,由心生,由心灭”;“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悟空历经劫难才找到、拜师学艺、修行得道的地方,而这副对联恰是
“心”字的谜面。孙悟空的反叛与皈正过程,正是人心放纵与收束的象征。美猴王正是具有哲学意味的象征物,是人心的幻相。
解读一部经典著作,不能脱离其创作的时代。明朝中叶,心学风行天下。今存百回本《西游记》最早的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这正是阳明心学为主的社会思潮最为昌盛、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时期。《西游记》的诞生过程与“心学”的发展历程是同步的。心学 “求放心”“ 致良知” “明心见性”等观点在书中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西游记》虽是在“明心见性”的“心学”框架下进行的艺术化再造,但又不是阳明心学的简单艺术化,而是在刻画人物、编织故事的过程中弘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特别是在前几回描写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的故事,刻画一个恣意纵“心”奔放的“大圣”,在客观上凸显了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高度彰显了人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