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如何突破困局,走得更远更好
2018-11-18□文/吕翔
□ 文/吕 翔
编者按 随着媒体格局和传播生态的深刻变化,地市级电视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中西部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直线下滑,经营吃紧,人才流失,节目质量堪忧。对这些问题,怎么看,怎么办?本刊集纳几篇稿件,均来自地方广电系统一线管理者,一起听听他们的忧虑和深思,以及不断尝试突围之法。
当前,地方电视台生存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一名扎根地方电视台几十年的媒体从业人员,作者对于这些冲击的感受也更为强烈。本文是作者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和应对之策作出的思考。
地方电视台 困境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各级电视台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辉煌阶段。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央、省、地(市)、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地(市)和县(市)均自办有电视台,县(市)级电视台至少有1至2个频道的节目,而地(市)级电视台频道数一般都在3个以上。[1]
不可否认的是,在“四级办电视”的金字塔体系中,地方电视台处于底层地位,在人力、物力、财力、规模、资源方面的投入上均无法与中央媒体以及省级媒体相提并论,而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同级传统媒体之间竞争加剧,地方电视台生存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面临无法突破的桎梏和严峻挑战。作为一名扎根地方电视台几十年的媒体从业人员,笔者对于这些冲击的感受也更为强烈,也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之策作出了一些思考。
一、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不缺人,但缺乏人才
1.大城市“虹吸效应”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就是吸引走周边各地的“高端生产要素”。而表现在电视行业,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在劳动者——媒体从业人员上。
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媒体行业,最好的人才来源渠道便是各大高校的传媒类专业以及传媒院校的专场招聘会。但“金字塔底层”的媒体属性,与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的“金字招牌”相比难免相形见绌。许多高等学府、对口专业的优秀人才首选往往是平台更高的媒体,而对市县级地方电视台另眼相待。
近年来,很多地方电视台越来越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希望通过“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等办法将优秀人才留住,但受到平台的局限性、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更高级别媒体的“人才战略”等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初出茅庐时选择了地方媒体的专业对口优秀人才,往往在几年内做出相应的作品、积累丰富经验后,选择往更高层级的媒体发展。
2.人越来越多,人才却越来越少
在某些地方,一些电视台从业人员曾经有着较为优越的存在感,不少地方电视台的编制成为不少人眼里的“香饽饽”,电视台也因此吸纳了从各种渠道推荐而来的工作者。相比其他行业,电视媒体看似门槛低,但干的却是“技术活儿”。一些从业者对于相应从业技能了解有限,对于电视行业缺乏足够的热忱和真正的兴趣,因此,在新鲜感被磨灭后,往往很难继续向工作中投入热情,更不要提创新和改革的想法了,因此不少地方电视台都存在“人越来越多,人才却越来越少”的奇怪现象。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成为各地方电视台普遍的困扰。
(二)经济基础不牢,广告经营收入面临全面下滑
近年来,新兴媒体在广告收入上取得了强劲增长,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5.9%。[2]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渠道的广告形式新颖,互动性更强,用户触达率也更高,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将眼光从荧屏转向线上。此外,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接连出台相关规定,对电视媒体播出的广告产品类型、形式、时长等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电视台传统客户的流失。
而越来越大的压力也被转嫁到一线媒体从业人员身上,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台的记者、编辑开始承担起经营任务,这项业务也被纳入年底的考核项目,甚至比制作的电视作品等占比更高。这样不但违背“两分开”原则,也不可能产出优秀的高质量节目。
(三)办公条件老化,设备急需更新
资金方面的捉襟见肘,更会直接对硬件方面产生巨大影响。许多地方电视台的设备陈旧老化,更新淘汰慢,无法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地方电视台有些能干事、想干事的一线从业人员,也会因为设备方面带来的技术短板而错失与其他平台的合作良机。
笔者所在的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有一档生存了16年的民生类纪录片栏目《情感树》,一直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讲述人间百味,传达真情实感,在全国多次获得金奖。优质的节目内容曾经吸引了诸多合作伙伴,长沙一影视公司曾希望对节目的内容进行收购,但是由于《情感树》的节目内容均为标清格式摄制、播出,无法满足对方高清格式的播出标准,最终谈判遗憾搁浅。
(四)经常改革却难有起色
事实上,地方电视台的困境已持续多年,各级电视台的主管领导也都在不断思考究竟该如何重振传统媒体的雄风,这样的想法催生了年复一年的“改版”。创新是好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但部分电视台的改革往往是“换汤不换药”,换个主持人,换个节目名称,换个演播室包装,或者照搬省级电视台的高收视率栏目,而不去思索更本土化的途径,只求新,却不能扎根,导致一批批新节目诞生,却很短命,很快被淹没在下一次的改革呼号中。
二、多方施策,力求突围
(一)加快融合发展,加强与央媒合作
2017年2月18日, 37家省级、计划单列市广电机构和中央电视台签署《央视新闻移动网合作框架协议》,集体签约入驻央视新闻移动网。2017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移动网正式上线运行。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的矩阵号“智慧盐城”也成为了其中注册媒体,并在这个融媒体平台发稿近900条,通过中央媒体的更高平台,有效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实,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在此前就已经与央媒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尤其在纪录片方面成绩斐然。2007年,与央视《人民子弟兵》栏目共同合作拍摄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兄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70多年前,分别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儿时结拜兄弟陈中柱和赵敬之是怎样联合抗日的?在战场上,他们留下了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兄弟的情谊怎样在战火中饱经考验,延续至今?他们的后人如今又在哪里,他们又能否铭记先辈遗志,将这段生死情带入新的世纪?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的编导和央视导演一起,重访故地,带着摄像机去探寻,采访他们的后人,重现了那一段感人的兄弟情。《兄弟》最后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首届历史题材纪录片一等奖,是一次地方台与中央台合作双赢的典范。
(二)同级平台资源共享,运用互联网思维,形成合力
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诸多行业的共享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共享的理念是否也可以被引入电视行业,重振目前萎靡的局面呢?地方电视台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确与央媒的“大船”无法匹敌,但如果通过共享的方式凝聚成一股合力,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新格局。
比如,如果把地方城市百家电视台联合起来,联合摄制一部纪录片,拍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然后进行评比、联播,做到资源共享整合。这样每家电视台只需要投入一集纪录片的资源,就可以共享100集的播出量。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但一把筷子的合力则不容小觑。丰富精彩“有干货”的节目势必会拉动收视率,届时还可以共享广告资源,将平台资源最大化。
同时,还可以尝试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电视台,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引入现有的工作中去。加强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借助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围绕电视拓展和完善“生态链”。可以考虑与“二更”“一条”这样的短视频提供商合作,研究适合在电视平台播出的视频内容。
(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影响力带来生产力
要大胆创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敢想敢干,勇于走出去。
2017年11月15日至20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九洲文化传播中心、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广电影视文化展在台北举行。由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反映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纪录片《兄弟》以及反映盐城民众抗击“6·23”特大龙卷风自然灾害的纪录片《和你在一起》受邀在台湾展映,观众反响强烈。这是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的纪录片作品首次走进宝岛台湾。
此次展会,两岸共有55个参展单位汇聚现场,几百部优秀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广播、动漫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同时登场亮相,为两岸业界呈现一场别具一格的光影盛事。文化展的平行论坛—两岸纪录片联展暨高峰论坛成为本届活动的亮点,来自两岸共500多部高品质优秀纪录片参展。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的参展纪录片《兄弟》登上了宣传展架,纪录片《和你在一起》成为论坛的8部获奖作品之一,盐城广电总台参会代表还就两岸纪录片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期待未来能够切实推进盐城与台湾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交流合作。
(作者是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工作室总监)
【注释】
[1] 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探讨,广播电视信息,2016 (6) :42-45
[2] 人民网.2016年“传媒蓝皮书”发布 中国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EB/OL].2016-05-09.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509/c40606-2833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