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的角色定位

2018-11-18谭剑

记者观察 2018年17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传统媒体受众

文/谭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高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改造拉开了新媒体时代的序幕,改变了长久以来受众固有的接受信息、感知外界的方式,对传统的传媒领域格局造成了颠覆性的变革,新媒体编辑这一全新的职业形态应运而生。他们应当具有怎样的角色定位,才能满足如今新媒体蓬勃发展、新旧媒体优势互融的时代需求,正是本文关注并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编辑的要求

(一)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编辑职责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的差异在于编辑任务的改变和工作侧重点的偏移。“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大量涌入各类传媒渠道,这就要求新媒体编辑具备从信息大浪中“捕捞”具有编辑价值的内容和话题,并利用新媒体技术深入、全面挖掘事件相关信息,使作品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升,要求编辑工作者更加注重采编的节奏和效率,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予以跟踪和报道。可以说新媒体编辑应当树立“全天候”的编辑意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中,编辑人员面临着更多不良干扰因素,例如互联网平台上不良信息和不正确的价值观,严重妨害了正确舆论导向的引领。新媒体编辑必须与这类不良现象做斗争,确保新媒体环境清朗。

(二)提升编辑人员工作素养

新媒体编辑要具体落实各项编辑任务,对新媒体运营的相关技术手段的熟练掌握必不可少,对新媒体平台信息获取、传递、分析的整体机理必须谙熟于心,并融会贯通到日常编辑工作中。可以说“互联网+”时代赋予了编辑人员更高的工作标准,与传统媒体编辑相比,新媒体编辑所需的素养是多方面的。

二、新媒体编辑的角色定位

(一)新媒体舆论方向的引导者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下,信息的发布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随意性都使维护正确的舆论导向愈发困难,也愈发重要。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的一个首要角色定位就应当是正确价值观的捍卫者、公共道德的维护者、舆论方向的引导者。作为新媒体编辑人员,必须对各类新闻、信息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甄别力;在发现可疑不良信息时,还应当具备调查求证的能力;在确定信息内容危害性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信息阻截、谣言抑制,树立主流媒体机构的公信力。

(二)具备大局观念的策划者

“互联网+”时代为各类APP客户端的衍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厚的土壤,微博、微信、知乎等软件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甚至一度超过了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在过去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记者更应当注重对宣传主题的策划,从全局的角度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例如,2017年,对十九大会议议程的报道一时间成为了各个网站PC端、移动端争夺市场的主阵地。成熟的新媒体编辑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机制全方位满足受众对专题的关注,通过深层次分析、解读,加深各层面受众对专题的理解。

(三)不间断操作的守候者

新媒体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实时性。对于新媒体编辑人员而言,唯有树立“全天候”的编辑意识,才能在变化莫测的现实生活中,不错过重要新闻、典型事件的发生,并第一时间将其编辑制作,向大众发布。以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民众都急切地希望了解灾害地点人民的生命安全情况。在当地人民政府的引领下,各大权威网络媒体当即将九寨沟管理局的应急电话进行有效公布,同时对“灾害现场”信息进行必要的甄别,对抢险救灾的实况进行跟踪报道。各类网络媒体编辑人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确保了消息的及时推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人员首先应当了解自身职责所在,而后应当明确新时期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编辑工作不再停留于编校工作,更应当做受众 的引领者、策划者、守候者。编辑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大众带来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传统媒体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思维方式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