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经济走廊道路的考察

2018-11-18潘志平

一带一路报道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

文 潘志平

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构建的重要内容。由中央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于2015年3月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与相关国家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随后中国领导人又代表中央重申了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这六大走廊中,“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和“中巴”三条走廊均由新疆出境,切实体现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位,考察这三条经济走廊的走向则是本文的主题。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合作 经济走廊

一、新欧亚大陆桥:从莫斯科-喀山高铁起步

“新亚欧大陆桥”,即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东端为滨临太平洋的中国连云港,西端为大西洋畔的荷兰鹿特丹港,1990年全线接轨,1992年开启国际陆桥营运。2011年7月,俄罗斯运输部副部长涅多谢科夫提出作为发展俄中首都间铁路交通的先导工程,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开建。该项目西起莫斯科,向东南延伸到喀山,中间穿过弗拉基米尔州首府弗拉基米尔、俄罗斯联邦州首府下诺夫哥罗德和楚瓦什自治共和国首府切博克萨雷等重要城市,总长度为770公里。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推进,中俄就此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2014年10月13日,在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中,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示,中方愿与俄方加强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中俄在此次会唔中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发展这一项目,最终将“莫斯科-喀山”高铁延伸至北京,这意味着一条超过7000公里长的高铁将连通北京、莫斯科,北京通过铁路前往莫斯科的时间也有望从六天左右缩短至两天。

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由新疆出境奔西亚或更远的欧洲,中亚是绕不过去的。因此,需要认真考察通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的经济走廊。

(一)哈萨克斯坦:光明的丝绸之路

中国领导人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立即得到哈萨克斯坦各界的积极回应。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2014年11月11日提前发布的201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旨在大力推动以完善交通道路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引发“光明之路”与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热议,其中的关键词是“高度契合”与“不谋而合”。

哈萨克斯坦横跨欧亚两大洲,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当然也是中亚最重要的领土大国。铁路运输是其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铁路承载了全国70%的货物运输量和60%的客运量。近年,哈萨克斯坦铁路建设有大动作,主要包括:

一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国际铁路,以哈萨克斯坦乌津为起点,伊朗戈尔甘为终点,全长928公里,2014年底全线开通。纳扎尔巴耶夫认为,该铁路通过与哈国和中国的交通线对接,成为了三国通往亚太地区的“新丝绸之路”。

二是热兹卡兹干-别涅乌铁路,全长988公里,实施时间2012-2016年,设计运量2130万吨。它的完成最终将实现哈萨克斯坦东西部的贯通。

当然,中哈之间经济发展战略合作与对接,不仅限于铁路,还有高速公路、航空、油气管道开发,以及产能、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可以说,中哈经济走廊是“中国-中亚-西亚”走廊建设中最有希望、最有光明前景的,正如哈萨克斯坦学者阿姆列巴耶夫所言:“我们之间的发展战略如此顺畅对接,由此可命名为‘光明的丝绸之路’”。

(二)吉尔吉斯斯坦:酝酿纠结了18年的铁路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小国,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绵亘于此,国土面积的1/3地区在海拔3000米-4000米之间,交通非常不便。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只在北部地带有一段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200多公里的铁路,交通还是以公路为主。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交通有新疆南部重镇喀什为起点的两条公路,分别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首都比什凯克和位于南部第二大城市奥什。

1997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提议下,中吉乌达成共建铁路的协议,最初有南线(出伊尔克什唐)和北线(出吐尔尕特)两个方案。经多年讨论,终于确定北线,即由中国喀什北上吐尔尕特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山区,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全长577公里。

中吉乌铁路的另一端连接苏联时期的铁路网,可直接去土库曼斯坦,或更远的地方,但这条铁路早已陈旧,且在费尔干纳谷地西南角还得借道塔吉克斯坦的苦盏,故多有不便,特别是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关系尚不融洽的时候。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正在修建穿越库尔明山脉、由首都塔什干直通费尔干纳的铁路。作为该铁路的咽喉工程,由中国承建的长达19公里的中亚第一隧道卡姆奇克,已于2016年2月27日贯通。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铁路工程的完工,由中国喀什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通往中亚、西亚的经济合作走廊,将大有前途。

(三)塔吉克斯坦:帕米尔路、“阿赖-拉什特”道

如果说吉尔吉斯斯坦是多山之国,那么塔吉克斯坦则是处在世界屋脊,被誉为“耸入云霄的地方”,其山地和高原占国土的90%,交通极为不便。

塔吉克斯坦现有铁路不多,因皆处在原苏联铁路网的末梢,还孤零零地分南、北、中互不相连的三段。公路是塔吉克斯坦的主要交通方式,基本上都是1960-1970年代苏联时期修建的。据2004年的报告,塔吉克斯坦约3万公里的公路中,沥青混凝土路仅有3768公里。多年以来,塔吉克斯坦公路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约70%的公路需要维修,政府尽管有改善交通的意愿,但国力微弱,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无能为力。

2004年5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开通公路交通,在中国喀喇昆仑公路224公里处开辟通往塔吉克斯坦的卡拉苏口岸,与塔吉克斯坦的库尔玛口岸对接。由库尔玛西去106公里至穆尔加贝与帕米尔公路相接,顺帕米尔路可至杜尚别,其行程共计944公里。

由于高寒降雪,长期执行季节预约通关,即每年5月至11月为开关期。至2013年4月30日起方实行全年开关。总的说来,道路路况恶劣,过货量有限。

其实,由中国出境至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另有捷径:“阿赖-拉什特”道,即由中国的伊尔克什唐入吉尔吉斯斯坦,顺克孜尔河一路西下,过吉尔吉斯斯坦的阿赖山谷,经卡拉梅克入塔吉克斯坦的拉什特山谷,就可非常便捷地至杜尚别,其行程566公里,也就是由中国出境,至加尔姆附近的达尔班德,帕米尔道790公里,“阿赖-拉什特”道仅412公里。后者相比前者近得多,且一路平坦。问题是:其一要通过第三国吉尔吉斯斯坦;其二是以加尔姆为中心的拉什特山谷,一度为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及后来的塔吉克斯坦反政府武装所盘踞的大本营。2014年开工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走的就是这条路。

这条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在线路上首次途经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与已建成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A、B、C线一道,共同形成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把中亚五国都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D线气源为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经伊尔克什唐进入中国境内,止于新疆乌恰的末站。线路全长1000公里,其中境外段840公里,设计年输量300亿立方米。

既然天然气管道已在此开建,那么公路的开通,甚至铁路的建设也不再是特别困难的事。事实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交通信息部早在2007年就制定了《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喀什铁路线技术建议书》,走的就是这条路 。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早在2012年达成协议必须修建该铁路线。伊朗方面正修建通往阿富汗赫拉特的铁路,意在通过塔吉克斯坦前往中国新疆。而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长称,连接阿富汗赫拉特到中国喀什的铁路线总长1972公里,塔吉克斯坦境内段296公里。

无论如何,随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开挖,“阿赖-拉什特”经济合作走廊的美好轮廓开始显现。

三、中-巴、中-阿经济走廊

目前,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与示范项目。中巴两国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全天候的伙伴关系并被誉为“巴铁”。中巴经济走廊之议,酝酿已久。2015年4月,中国领导人访问巴基斯坦,中巴最高领导层就这一经济走廊建设达成了历史性的共识。中巴经济走廊的两端分别为中国新疆的喀什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达尔港。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一方面,可以扩大中巴两国的货物进出口和人员交往,促进巴国转口贸易。另一方面,能有效增加中国能源的进口路径——可以避开传统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存在主权纠纷的南中国海,把中东石油直接运抵中国西南腹地,同时也能降低对正在建设中的中缅油气管道的依赖。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后,能将中国与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国家等通过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更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并形成经济共振,且实现了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连接“一带一路”的目标。

此外,还有中国与阿富汗共建瓦罕经济走廊的问题。中国与阿富汗在新疆方面有92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与现今阿富汗地区的历史往来至少可追述到两千年前的张骞通西域。今日的阿富汗,即当年Bactria,也就是张骞所谓的古大夏国,以及后来建立的伟大的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其实,阿富汗与中国新疆有一段非常便捷的通道——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东西长约400公里,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南北宽约3至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瓦罕走廊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最经典路段,曾是玄奘走过的道路,也是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

笔者在此大胆地猜想,阿富汗要搭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快车,或者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亚发展的又一希望就是重开瓦罕走廊,彼时,将有条大通道:中国(喀什)→阿富汗(瓦罕→喀布尔) →伊朗(德黑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系统”对接。但愿这个美好的猜想早日实现,中国与阿富汗在“一带一路”带动下能够共建瓦罕经济走廊。

四、结语

考察由新疆西去的新欧亚、中国-中亚-西亚和中巴等三条经济走廊后发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这三个经济走廊建设前景极为乐观,但还是面临一些挑战。“丝绸之路经济带”应是将中国与欧洲之间欧亚或亚欧中间地带联结、贯通、整合起来的纽带。其中,由新疆西去的这三大经济走廊建设将对“一带一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黑龙江省对俄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