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履行新时代党报使命任务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贺信发表一周年

2018-11-18张宝富

中国记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贺信日报社廊坊

□ 文/张宝富

内容提要 2017年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与以前发表的“2·19”“11·7”两个重要讲话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可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理光辉,体现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统筹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又进一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一年来,廊坊日报社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动力,围绕“使命任务”,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7年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在充分肯定中国记协工作的同时,对新时代记协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与要求。反复品读总书记的贺信,言语虽然不多,但感情真挚、内涵丰富、站位高远、希望殷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新闻工作者的深切关爱。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与以前发表的“2·19”“11·7”两个重要讲话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可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理光辉,体现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统筹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又进一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讲话鼓舞广大新闻工作者站位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以手中的笔墨光影记录伟大时代,担当起伟大复兴新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记协作为“记者之家”,在开展教育培训、维权援助、新闻评奖、行业自律、互动交流等各方面,为推动党的新闻事业的跨越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记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

作为地市级党报,一年来,廊坊日报社作为地市级党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动力,围绕“使命任务”,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寻常百姓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鼓与呼,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坚持“政治家办报”,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坚持党性原则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传达正确立场、观点、态度,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分辨是非曲直。廊坊日报社作为廊坊本土主流媒体,在习总书记给中国记协贺信的鼓舞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突出《廊坊日报》“主流旋律、民本情怀”的主流宣传、舆论引导的权威地位,突出《廊坊都市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媒体定位。一年中,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一把手”的主体责任,自觉把党性原则内化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自觉,严格执行三级审稿和政治把关制度,坚决避免浪潮型宣传,避免简单的溢美之词,做到宣传工作不跑调、不走样、不过头。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在涉及新闻舆论宣传的各项重大报道活动中,设计好每一个栏目,做好每一篇报道,使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锻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人

“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进一步鼓励大家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负于党和人民、无负于伟大时代、无负于职责使命。

要求指明了方向,希望鼓舞了精神。廊坊日报社围绕加强队伍建设再出发,全力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一是加强政治学习。组织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撰写体会文章、学术论文,开展征文比赛活动,将优秀论文辑印成书,供大家研习。举办了以落实习总书记“11 ·8”贺信精神为主题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通过这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全体采编人员牢牢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二是加强业务学习。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骨干人员赴人民日报社、温州日报社、郑州日报社、萧山日报社等报社学习,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尖子进行融合发展理论和VR、H5、摄影、摄像、无人机拍摄等现代传播技能的培训,培养提起笔能写,电脑前能编,拿起相机、手机能拍,手持话筒能讲,面对镜头能说,敲动手指能传的“采、编、摄、传、播”“全能型”编辑记者,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三、全力打造“融媒体”,让党的主张声如洪钟

“互联网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进步推进作用。”传统纸媒必须顺应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历史性、颠覆性变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近年来,廊坊日报社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由过去一张《廊坊日报》发展成为拥有“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九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8个媒体发布终端,包含目前所有主流发布形式,从平面到立体,从PC到云端,从固定到移动,从室内到室外,全方位、多时段、广覆盖的立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读者用户达200万,影响用户1000万。去年以来,为让党的声音在“网上”更响亮、传得更远,廊坊日报社进一步全方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智能传播”和“精准传播”。 一是纸媒与网媒融合;二是纸媒与掌媒融合;三是纸媒与其他媒体融合;四是网媒、掌媒与其他媒体融合。将报纸与网媒、掌媒、新媒体及室内外媒体融合,打造媒介融合的更多新产品。目前,廊坊日报社已打造出中控室、大数据库、直播厅、各类发布终端、廊坊云报、党报阅报栏、无人机、小程序、H5、VR、云报纸、音频、视频等系列传播平台和系列新媒体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 力。

四、创新话语方式,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伴随着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廊坊日报社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积极以受众为中心,改进话语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用讲故事、引导式、互动式、音视频化的话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一是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廊坊故事。组织开展“微学十九大 网聚正能量”等活动,设置专栏、开设答题专区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众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洗礼。新媒体视频作品《十九大声音传遍金古洼》跻身《人民日报》“全国党媒携手迈入新时代”十九大融合报道作品“全国十佳”。二是抢占舆论制高点,旗帜鲜明引导舆论走向。对市民关注的空气质量、交通限行、燃气收费、停水停电、天气预报、恶劣天气提示等信息进行及时发布;对社会养老敬老、诚信友善、弘扬好家风等进行广泛宣传,用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风气。2017年7月23日,廊坊市瓜农崔靖祥因提醒群众注意扒手被刺身亡,舆论哗然。廊坊日报社第一时间跟进,相继推出20篇系列全媒体报道,还原事件真相、引导舆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进行转载报道。三是设置话题,改进用户服务体验。开展网络晒政、网络问政、网络理政。通过网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建立起媒体与用户的有效连接。让受众在传播中互动、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四是利用“云报纸”,看新闻背后的故事。运用“云报纸”技术,将前端的报纸与后端“云”上的新闻、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紧密相联,把报纸上的新闻“变活”。“云报纸”让读者能即时了解到不见报的新闻内容。

在习近平总书记“11·8”贺信发表一周年之际,重温总书记特有的话语方式,感受党中央对新闻事业的重视和对新闻人的关怀,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和实践历程,我们更加充分感到,必须以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创新理念、内容、形式、业态、体制、机制,切实履行新时代党报使命任务,讲好“党的故事”,唱好“党的声音”,为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生态建设、维护稳定、党的建设等各项目标圆满实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贡献自身的全部力量。 (作者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猜你喜欢

贺信日报社廊坊
贺信
廊坊专场(二)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贺信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集体“失忆”
贺信
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