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2018-11-17姜小萍
姜小萍
摘 要: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趣味化课堂游戏作为切入点,以“模拟生活的课堂游戏”“动手操作的课堂游戏”“合作探究的课堂游戏”三个方面入手,围绕“趣味化课堂游戏,讓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在确保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远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游戏;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51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死板的知识灌输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原有的数学学习兴趣。由此出发,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热衷于参加各式各样游戏的心理特征出发,巧妙地将不同的游戏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轻松打造一个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使得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突破学习重难点。
一、在模拟生活的课堂游戏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人们总是对贴合自己实际生活的事物分外感兴趣,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其同样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大量的教育实践也已经证明,越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小学生学习起来越是热情高涨,富有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创设与学生相符的生活情景,以此为载体组织他们进行课堂游戏。
对此,我在自身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实践,学生反响颇佳。如在教学“时、分、秒”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具体的内容,而是在上课一开始便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说到几时几分几秒,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踊跃回答“一分钟的时间到底能干些什么”。在这个模拟社会生活的课堂提问小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纷纷举手示意要发言。有的说“一分钟我能读10页书”,有的说“一分钟我能折叠两个纸飞机”,有的说“一分钟我能背三首古诗”,还有的说“一分钟我能快速从一楼爬到5楼”等,学生们关于“一分钟的时间能干什么”的回答有的正确,也有的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出入,但是从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地说着、激烈地讨论着的状态来看,其确实被富有生活气息的问答小游戏所吸引,所感染,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对“时、分、秒”具体的时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推动他们自觉调整注意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中来,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
二、在动手操作的课堂游戏中,巩固数学学习新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可爱、爱玩爱动,其认知活动以直观思维为主,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一些稍显复杂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长此以往,不少学生便极容易产生“数学学习起来好难”等类似想法,数学成绩也始终难以获得有效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动手操作的阶段特征出发,巧妙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学习内容联系密切的操作性游戏活动,相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而具体。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知识点时,起初我直接将教材上关于两者的定义抛给了学生,学生难以理解不说,即使死记硬背了下来,也很容易将两者搞混。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为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需要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具体游戏规则为:利用手边无用的纸张,分别裁剪出长为10cm、宽为5cm的长方形以及边长为5cm的正方形,谁所用的时间最短,谁便是本次操作游戏的获胜者,并能获得一份小奖励。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就连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部分后进生也全都积极投入到了游戏比赛之中。在经历了略显慌张但却趣味性十足的游戏之后,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名词解释,相反,其有了更加富有活力的解释:在长方形中,我们通常把长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宽;在正方形中,我们把每条边的长叫做正方形的边长。如此一来,学生即使不需要死记硬背,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充分证明了在动手操作的课堂游戏中巩固数学学习新知的积极效用。
三、在合作探究的课堂游戏中,端正数学学习态度
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不仅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还大力提倡教师有意识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考试所要考到的理论知识点,更是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渗透,以推动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
对此,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质较强的课堂游戏,以此在端正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同时,使得他们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及问题解决意识,进而获得综合性的发展。如,在教学“捐书活动”这节内容时,我便为学生布置了如下需要他们分组合作的课堂游戏,具体规则为:一块手表149元,一个电饭煲289元,一件外套499元,一盏台灯69元,一台微波炉339元,请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开动小脑筋帮助妈妈解答以下疑问:购买一块手表、一个电饭煲,共需要花费多少元?购买一件外套、一盏台灯,共需要花费多少元?购买一块手表、微波炉,共需要花费多少元?如果妈妈身上只带了500元,她能买到哪些东西?(含多种不同搭配)等。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复习、巩固了之前“千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数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小组智慧成功得出答案,他们还对团队协作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些显然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凝成一股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合作探究的课堂游戏中端正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切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连培珍.快乐数学,趣味学习——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2] 兰小芳.造趣味课堂,学快乐数学[J].教师,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