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11-17唐臻赓
唐臻赓
摘 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拓宽知识视野,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初步解释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故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思维和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变化的概括性、间接的反应,反映了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内在联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是智力的核心,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
思维能力是以思维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形成的。美国的布鲁纳说:“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像一名数学家那样考虑数学,像一名史学家那样考虑史学,积极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这是成功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概括,实质上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依靠自我思维认识世界,具有高度概括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能动训练而养成。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化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获得知识、方法和途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学习规律而后实施教学,这样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巧,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精神,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研究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共同的心理特征,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深刻理解知识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此,付出的劳动才有收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循善诱,积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教师运用多种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内在的求知欲,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内在动机。当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生自己的知识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探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遵循化学物质变化规律,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能力的基础,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广,思维的路线就越宽阔。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思维能力不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地提高,知识只有通过思维活动的实践才能转化为思维能力。反之,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故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在学习、实验、生活、生产中反复应用,不断验证、不断深化、不断升华,如此才能形成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低头听课,主动性得不到发挥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启发式、讨论法、社会实践、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如在生产中工人电焊时有白烟,并有气味产生,可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而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借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积极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运用知识的迁移,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概念、新知识,不断养成思維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难或提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有疑问的实验等思考性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气氛和环境,可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如讲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提出如果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怎样通过几种不同实验操作除去二氧化碳?等问题。经学生思考,在实验操作中除去二氧化碳,不仅掌握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且,应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加深理解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又掌握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达到灵活应用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某知识点的有关材料进行研究,使其学会应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探索新事物、新知识,概括出新概念,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氮族元素通性,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从氮族元素的氧化态、成键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氮族的新知识、新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氮族元素的通性。诸如此类的种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化学问题,可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扎实构建思维能力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革.初中化学创新教育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1(17).
[2]吴震.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三明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