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11-17蒋荷荣
蒋荷荣
摘 要:所谓生活化教育就是指将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将生活化的元素加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作为生活的主体,学生会因此充满参与的欲望,与此同时,也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会产生距离感,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生活化元素的魅力。主要探索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中生活化教育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科实践;生活化教育;应用探索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双手和头脑必须解放,时间和空间也要解放,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这句话充分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很关键的道理:教育的生活化让其充满了魅力,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当中,要引入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才能被解放,然后毫无压力地投入学习中。笔者结合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在本文中谈一谈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将生活化教育方法应用进去。
一、科学设置生活化问题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生活经验也不足,物理学科相对来说枯燥乏味,其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1]。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融入一些比较生活化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在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也能够增加实践经验,并将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当中。当涉及“大气压强”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应用提问来把物理知识引出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样能够让瓶子打开之后但是水不流出来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拿自己喝水的杯子来尝试,在尝试之后会发现水流不出来的方法。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利用这个生活化的事例来解释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虽然看不到但是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再以“重力和浮力关系”这一部分为例,也可以做一个生活化的实验,将不同的物体放在一个大口径玻璃容器中,里面装有清水,松开手看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有直接沉入水底的,有漂浮在上面的,进而引出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当物体密度大于水时,重力就会比浮力大,所以物体下沉,反之则会上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思考,也能够通过联系实际问题来学习知识。
二、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
为了让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就要在课上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将理论讲解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直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和贯通。除此之外,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或者物理规律实践过程的体验,会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对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活动必不可少。以“串联和并联”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在课上讲解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表演的活动,组织几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扮演一盏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表演出来。如电路是串联状态时,打开电源,学生就打开手里的灯或者举手表示串联;如电路是并联状态时,打开或者关闭某一个电源,对应的学生就要表演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或者组织一个智力比拼的活动,教师可以对电路连接方式作出具体要求,选出几个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电路图画得好。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让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参与课堂,同时课堂活动也是学生加深印象、深入探讨、联系生活的重要方式。
三、引入多样化生活元素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多加入生活化的内容的同时,也要将所有的学生都调动起来,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理解、不懂的或者与物理密切相关的问题带入到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认识和理解联系起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素材收集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网络搜集、书本或者自己的生活实践等[2]。例如在讲到“我们周围的物质”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讲到“构成世界的物质总是在变化,有的变化导致了新物质的产生,但是有些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变化后产生的新物质或者没有产生新物质的例子举出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如燃燒过的火柴,加热后易拉罐等是变化后的物质;如折过的纸、化成冰的水,这些是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由此引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引入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与当前教学改革理念相符合,解决了当前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兴趣点被调动起来的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得以提升。作为物理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生活化”这一教育理念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春红.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构建初中高效物理课堂[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10):63.
[2]陈佳斌.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分析初中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9):65.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