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课外随笔的有效训练
2018-11-17徐爱香
徐爱香
摘 要:课外随笔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对学生课外随笔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训练,一是随笔内容生活化,二是随笔评论规范化,三是评改形式多样化,将课外随笔与命题作文巧衔接,使学生在命题作文方面得以突破,写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的优秀文章。
关键词:内容生活化、评论规范化、形式多样化
课外随笔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因为甩掉了条条框框的附加条件,兴之所至,想写就写,所以学生乐意写,老师也喜欢布置,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独抒性灵。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学生平时的随笔写得很精彩,见解独到,但考卷上的命题作文写作却不容乐观。
所以笔者认为如何对学生课外随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写好随笔的同时又能够灵活应对命题作文,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到突破,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一、随笔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鲁迅先生说:“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写作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随笔,帮助学生明白一切文章从生活中来的道理。可以设计“校园生活”系列随笔训练,校园生活丰富,又可以开发学科组、风景组等多项内容,还可以继续开发出“自然风景”“社会时事”等更多的系列训练。另外,各个年级亦各有侧重,各阶段之间应相互衔接,只有不断丰富、不断构建随笔写作系列,才能保证随笔训练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二、随笔评论规范化
随笔虽然是一种时间自由、环境宽松的作文训练方式,但要切实落实写作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要注意评论的规范化。
1.注重随笔的立意取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随笔对文章立意的要求首先要做到真、善、美。文学大家季羡林正因为做到了真、善、美,才写出来感人肺腑的名篇《幽静悲剧》。真情实话是作文的灵魂,内心世界的独白就是作文的本质。随笔只有让学生敢说真话,倾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文章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容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但最终的主题是对善的表达。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塑造了作为反面人物的药贩子形象,但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却让观众看到了边缘人群生活中沉默的呐喊,对安乐生活的追求。其次应该注重立意的深刻,表达出学生对事件或社会生活现象的更深更高的看法,体现学生在文章中显示的思想性与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自我的思想提升。
2表达方式符合文体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的总要求其中之一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课外随笔对文体的要求亦是如此,文体不限不是说写“四不像”的文章,而是要求自主选择一种文体来写。當我们选择了某种文体进行写作后,写出来的文章就要符合该种文体基本的写作要求。
3.语言表达精彩灵活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可见语言之重要性。学生习作的过程就是应用语言的过程,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用词组合的能力,与生命对话、交流、沟通的能力,使之语言具有一种节奏、音乐、哲理的美。
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是想告诉我们说话写文章应该懂得些艺术,这样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活泼,具有一定文采。懂得多用一些短句,懂得适当运用一些熟悉的、常用的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精彩纷呈。再如运用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景物渲染等,使文章更有内涵,更有高度。
三、评改形式多样化
课外随笔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批改,需要评价,我们在批改随笔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改,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一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这个成语用得妙极了”“这个比喻用得好,把原本呆滞的事物写得十分具体、形象、生动”等等。二是有的放矢,实行面批。面批具备全批全改的所有优点,而且来得更直接。三是学生自改。首先从五个方面进行训练:(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4)有几处语病;(5)标点符号有几处错误。学生稍加批改实践后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达到一定的效果。四是学生互评互改。找别人的问题总比找自己的毛病容易。教师可以先定出批改的要求,学生对照老师的要求然后同学之间再进行批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篇好的文章是文与道、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课外随笔如果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训练,就可以避免立意歪曲;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过程简略,叙事平淡;缺乏个性体验和新颖创意等等。在有效训练的基础上,写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的优秀文章。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