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用品带到物理课堂中使课堂别有风采
2018-11-17罗生贵
罗生贵
摘 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物理中很多知识都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为教学工具辅助教学,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活物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电学与热学是教材的重难点,也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本文将基于此部分内容,对如何借助生活用品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进行简要阐述。
一、借助生活用品展示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学资料的限制,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内容,“原封不动”机械照搬、照做,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别出心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常见的“摩擦起电”实验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小”物体进行演示,如纸屑、头发丝、泡沫塑料粒等等。这样不断重复使用的实验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好奇心,还会在潜意识中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解”,即摩擦起电仅能吸引“细小”的物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常用的紙杯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当纸杯静止时,教师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或者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慢慢靠近侧放的纸杯的侧面,引导学生对纸杯的静止状态及其与带电棒的距离进行观察,当带电棒与纸杯有一定的距离时,纸杯会“跟随”带电帮的运动,甚至会受到带电棒的吸引而在桌面上滚动起来。这个实验用“纸杯”代替了常见的“纸屑”,不仅实现了对物理实验的创新,还会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之前的“小物体”转移到较大物体之上,进而在强烈的意识对比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带电体的性质。
二、借助生活用品制作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精神及探索意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在实践中认识物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在热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日常食用品,盐、水和花生米进行实验,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善用已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良好学习态度。如,通过加热盐和水,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会不同。在实验中,学生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分量的花生米,用酒精灯同时加热,分别用木棒进行搅拌。一个烧杯中只加水,另一个烧杯中加了一部分盐。在相同的时间后,分别对两个烧杯中的花生米进行品尝,从而发现加盐的烧杯内的花生米的熟度要高于另一个烧杯内的花生米。通过实验,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由于盐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的快,所以其中的花生米受热容易,容易煮熟;而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慢,所以其中的花生米相对较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探索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养成用科学知识思考、探索生活的意识,为有效的物理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借助生活用品导入新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除了借助生活物品进行物理课堂物理实验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物品创设一定的课堂导入情境,在课堂开始阶段,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做好铺垫。
以电阻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清楚掌握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用品进行实验。例如,教师可以用书本搭建一个简单的一个“巷子”,用一排橡皮当作“军队”,进而引导学生对“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边变换“巷子”的长度,边设疑问:“相同情况下,如果巷子越长,对军队的阻碍是越大还是越小?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导体长度增强,对电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样,还可以改变“巷子”的宽度,进行问答,相同情况下,如果巷子变宽,对军队的阻碍是越大还是越小?如此,导体变宽,电流会有什么变化呢?当然,还可以假设“巷子”里面突然出现不明大火等等,进而引导学生对导体的长度、宽度、温度等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进行类别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简化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
总之,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用品进行物理教学,使得教学知识由繁变简,深入浅出,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还可以在整个创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借助生活难题、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进而实现对其科学实验态度及探索意识的培养,促进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霞.浅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8(6).
[2]黎智强.浅谈高中物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8).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