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2018-11-17王毅

新课程·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语文教学

王毅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语文教学顺利进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语文教学;实践应用

美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认为,教育者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够选择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更加适合教育的儿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也说:“唯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能够意识到,在教育中要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要能够更好地坚持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能够使得学生自身处于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下,并且积极主动学习,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素质发展,应当努力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它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力求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对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将心理学内涵渗透到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要营造一个更加合适的氛围,在该氛围中更好地让学生是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语文教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相互作用。

一、充分借助心理学内涵,多途径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正确而向上的学习动力、具有动力的学习基础、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和适度的心理紧张程度对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打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应是所有老师的追求。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多种多样。

1.布置班级环境,营造文化感

首先,我们应当意识到要营造一个更加有效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可以更有效地为班级教育营造氛围,可以使用文化的教育功能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上的熏陶。班级文化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我在班级设立“句子迷”专栏,安排学生每天写一句名言,例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样不仅积累了语文素材,也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我还在班级设立“班级图书角”,在学习园地张贴优秀习作,开辟“美文”专刊黑板报,引导学生多读书。这些措施不仅给班级增添了浓浓的书香气息,而且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并且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氛围中。

2.调动多种资源,打造现场感

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将知识通过具有层次的模式呈现出来。学生本身就对于多媒体会非常感兴趣,而通过这种经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沉浸在多媒体氛围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为相关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比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其中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行了解,笔者就通过课前制作课件,并且通过多媒体画面来将相关的氛围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并且配上相应的音乐,笔者带领学生去阅读诗句,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笔者的泛读来加深对于相关氛围的印象。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氛围下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笔者也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这样可以加深对于诗句意境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这一咏雪名句有了深刻的感受。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课本中的教育价值,并且将之充分挖掘出来,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不断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导语设计,激发主动感

德国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本身的内涵是注重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在于相关知识的传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整个课堂进行规划,并且通过对课堂导入工作予以有效的重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能够充分渗透其中,并且在一整堂课中都具备更强的活力。对于课程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资料导入等,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我给学生讲了“被气出来的《陋室铭》”的故事。刘禹锡被势利的县太爷一再逼迫搬迁的遭遇使学生气愤不已,刘禹锡坦荡乐观的胸襟更令大家佩服。在一片感叹声中,我说:“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个县令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但《陋室铭》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永垂不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篇《陋室铭》。”话未说完,听到一片哗哗的翻书声音,许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读了起来。

二、运用教师的积极言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态

榜样的本身就具备无穷的力量,一个阳光、热情、积极向上的老师必然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因此,教师要研究积极心理学,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将之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创新教学的设计,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来说,创新本身就是非常具备發展动力的内容,并且也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因此要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创新精神,并且能够通过创新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能够有效通过创设合适的氛围,并且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能够有效利用课本中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发现文章涉及的内容很多,思想感情深刻丰富,语言生动。这既反映了鲁迅先生人生中的重大转变,又刻画了一位对他有着重要意义的老师形象,如果按照传统的上课方式,花上三四节课的时间也不见得能把这篇美文分析清楚。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爱国情感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捕捉,同时他们还学习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可以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育质量,并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创造力得到了发展,而且教学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2.运用积极的语言,诱发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中普遍的认为通过间断性地享受幸福可以增进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阶段,他们自身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并且需要在这个阶段为其渗透有效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能够谨言慎行,尤其是能够意识到自身对于学生来说的榜样作用,要能够为学生树立另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客服不良的习惯,并且创建一个良好的心里环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会为学生造成很大的上海,因此要能够尽量使用积极的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即使学生犯错,也应该对其进行疏导,而不是严厉批评。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这样才能够不断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进而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语文教育的价值。

在教育中要能够读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与引导。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适时鼓励的话语可以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而如果教师没有在教学中予以有效的鼓励,那么也会使得学生无法找到自信心,甚至会怀疑自己。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往往就会通过鼓励给学生希望,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说:“你的思路清晰,答题正确,如果能够把语言表达得更流利生动就更好了!”“你的回答真棒,希望今后经常举手,踊跃发言。”“你很聪明,思维敏捷,如果再细心点,克服马虎的毛病,一定会更出色的。”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

三、拓展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当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比如,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重要阶段不断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并且也能够养成完美的个性。语文课本中本身就具备非常丰富的内容,而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挖掘,可以更好地将其中的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目标。

1.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在当下的教育中纪念馆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让学生明白了要有豁达的胸襟;《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精神令人佩服;《最后一课》唤醒了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在语文课堂上,文学作品反映的积极思想内涵能引导学生不断养成的价值观,培养正直、勇敢、上进等积极心理品质。

2.剖析文本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自我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就是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的过程,从人物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義。《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缊袍敝衣”处在一群纨绔子弟之间,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让学生懂得了精神富足才是最重要的。在和宋濂的求学经历相对比后,有学生发出了“我们真幸福,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的感慨。由此可见,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给了学生以启迪,他们学会了悦纳自我,自尊自爱,独立自强,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3.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语文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很多时候学生在答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并且学习也缺乏自信,这些不良品质在学困生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练习,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赞许学生的答案,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和积极心理学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只要我们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并使之产生作用力,必定能实现良性循环,到那时候素质教育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并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关注到师生心理。如此必能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语文课堂。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语文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