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8-11-17李强
李强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难点 对策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营机制、规范管理和规避风险的必要手段,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能力的有力保证。加快内控制度的建设,既是外部监管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激励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风险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还不完善,存在管理混乱、资产流失、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等现象。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作用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5月22日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4月15日發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明确要求企业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实施内控制度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一)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作为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行动指南,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保证企业的各项决策和行动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为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财务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可靠。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只有信息真实可靠,做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严格按照准则进行核算,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并通过业务、统计等系统的运行提供各种相关非财务信息,从而保证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职务分离、授权管理以及对风险的分析评估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企业的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将企业的损失降低。
(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合规合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起来的,因此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相关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了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构不完善,岗位职责虚化。在实际工作中,内控岗位职能弱化,经常只是一个“虚职”,而且无常设内控机构和专职内控管理人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有效管理结构。
(二)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但是,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认为内控制度是麻烦事,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致使部分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较差,内控执行力低下,内控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企业内部专业管理与内控管理脱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各专业部门未能把内部控制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专业管理制度与内控制度未能很好的衔接,未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管理、监督作用;内控管理责任不落实,考核不到位,内控责任考核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四)企业的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企业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传递,沟通也不及时,使得组织中每个人并不清楚其在内部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以及如何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同时内部控制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等信息也不能流畅地传达到相关部门和最高管理者,使得各级管理者不能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决策。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
从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操作来看,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一)如何保证授权合理有度。内部控制制度的授权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授权。企业出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舞弊案件,很多都是由于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过多且监管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将直接制约内部控制效能的发挥。准确授权才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二)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完备,但是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内控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强调灵活性为由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经办人员往往存在“卖人情、以后好办事”的思想,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因此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显然成了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一个难点。
(三)如何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管理水平。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计划、投资、生产、经营、财务、法律、信息、审计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同时内部控制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所以企业需要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培养这样的“全才”,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机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为更好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要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建立专职的内部控制机构,并安排精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人员作为内部控制专职人员,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对企业内部岗位和职责进行梳理,明确各流程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并对其职责进行合理的授权,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要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要有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对于各种制度安排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领导者素质的提高,领导者的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涵。其次,要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团队精神,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要求。协作和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强调团队精神的认同感。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降低经营管理风险。风险管理是内控工作的重点,企业内部应按照职责分工和部门性质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形成具体的风险清单,采取定量和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然后以内控制度为基础,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风险监测标准、预警指标和风险应对策略,对存在重大风险的业务定期出具评估报告,逐步构建长期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体系,做到对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并使之不断完善,修改或调整有关控制环节,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执行力。在管理层面,要对负责业务流程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使其完全肩负其本流程解释、指导、培训、检查、考评、修订完善的责任,充分发挥部门日常监控作用。同时将各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年度考核评价与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将其与工资奖金总额挂钩。具体到操作层面,内部控制执行要与部门、岗位人员绩效考評挂钩,将内控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违反内控制度的,应给予相应处罚,并与职务升降、职称聘任挂钩,确保内部控制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五)建立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要有充分而全面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作为支撑,而且这些信息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高效的基础上。因此,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成为搞好内控的重中之重,将公司的业务流程、授权管理、岗位分工等通过系统控制实现,将全面预算、银企直联、收支两条线等经营管理活动通过系统线上控制,减少人为的控制和干预;要重视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包括信息管理内部岗位流程之间的相互牵连与控制、系统保密、安全等工作,强化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
总之,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内部涉及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企业内部涉及内控制度的所有人员,保证企业内部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和制度上提高生产经营的规范性,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行为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