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赜

2018-11-17汤艳

成才之路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效率思维能力

汤艳

摘 要: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主题,引入故事,提高学生专注力度;寓教于乐,注入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状态;注重启发,切入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效率;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0-0048-01

在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一个体验,这就是当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在情感方面有所触发,甚至在思想方面也受到一定的触动。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吧。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不满于学生的不为所动。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改变这种懈怠的状况。下面,本文结合语文教学来探讨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主题,引入故事,提高学生专注力度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课堂专注力不够。但这不是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方面的问题或者不足。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內容的需要,引入一定的背景资料。就学生而言,这一背景资料应多表现为一定的故事。在教学之中如果选取一些轻松有趣的故事,通过教师或者学生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呈现,相信一定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专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例如,《沉香救母(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篇民间的神话故事。故事本身对学生而言就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照理讲,教学时教师只要按照常规手段就可以不费劲儿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师在引入课题时,对这篇神话故事诞生的背景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这就无形之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学中教师如果适当地穿插一些相关故事,就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课堂上设置情境,如果选取通过故事来进行,一般来说要考虑到这样两个层面:第一层面,要与课堂教学有关,不能够为了讲故事而去讲故事;第二层面,故事要简明扼要,太长了会冲淡教学主题,给正常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寓教于乐,注入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很多的游戏性活动。从一定层面上说,这些活动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并且从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很多成长所需要的要素。事实上,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也是比较不错的一种选择。教师在如果教学中能够给平淡无奇的课堂教学中注入一些游戏性质的活动,这无疑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理想的教学方式。例如,《会走路的树》一文是一篇难得的童话故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文笔是清新优美的。其实,在教师看来,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领略文章之中所写的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之情,更能凸显这篇课文的价值之所在。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这篇文章之中有很多对话,小鸟与小鹿之间关系就是主要通过这些对话得以体现的,无论是两者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的呈现,还是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都蕴含于他们的对话之中。

为此,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读好文章之中的对话。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分角色朗读的这一方法来落实这一部分的对话教学。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还采取了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样式,这就是给善于表演的学生一个机会:让班级里面最善于表演的学生经过一番的打扮,到讲台前一边进行表演一边进行朗读。这样做,就很容易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相关角色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启发,切入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高质量的课堂离不开高质量的问题呈现。这样做,对于教师激活学生的思维方面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让教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进行思维活动,离不开问题这把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妨从质疑问难这一层面展开一定情境的设计。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上安排的三幅插图让学生进行评议。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认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让他们展开讨论:(1)插图里面的那位小朋友,你们说一说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又是和什么样的人进行说话的呢?(2)这位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有着怎样的表现,例如说话时的姿态?你们说说这样的姿态合适吗?当然,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的讨论。

在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怎样进行说话,特别是在相关姿势上的要求进行了小结。最后,教师又创设了一些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去进行演练和评议。这样的设置,就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答案的欲望。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大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他们潜在的思维状态给激活。

综上所述,要提高课堂效率,离不开高效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学要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专注度,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涛.阅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J].四川教育,2017(05).

[2]田非.浅谈语文课改中的新理念[J].当代教育,2016(02).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教学效率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