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热敷药枕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法分析※

2018-11-17蔡树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药枕挥发油枕头

蔡树河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3;2 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药枕是我国广大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产物,在临床治疗与防病保健方面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西汉时期的墓穴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了古人使用的以中药为主要填充物的枕头——“香枕”;晋代《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记载有以蒸大豆为内容物装入枕头中制成枕具,用来改善睡眠的方法,这是关于药枕疗法的最早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记载了采用蒸大豆为主要内容物的药枕,治疗症状表现为颈部僵硬、头项不能旋转的颈椎病。明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许多药枕的具体配方及其功效,例如使用苦荞麦皮、决明子、菊花等制成的药枕,可以增强人的视力。在清代陆锦燧的《 溪外治方选》及刘灏的《广群芳谱》等著作中对药枕的理论还进行了专题的总结和阐述[1]。可见药枕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和主流疗法的补充。

枕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对我们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需保持在6~9 h,也就是说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2]。人在进入睡眠后,为减少身体刺激的传入,肌肉是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处于放松状态的颈椎其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出现结构异常。如果枕头过高或过低,就会使颈部处于过屈、过伸,伴有或不伴有旋转的姿势,这种不符合正常颈椎生理曲度的姿势会导致颈椎小关节絮乱,进而压迫滑囊、神经等,使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临床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转侧不能。所以枕头的设计一定要符合颈部的正常生理要求。药枕使用方便,是防治颈椎病非常实用且简单的一种辅助工具。目前学术界中的专家学者们对于药枕的相关研究很多,报道也屡见不鲜,但大部分是从颈椎生物力学及药枕中的方剂配伍方面进行研究,较少对药枕的中药挥发性物质进行相关化学成分分析。GC-MS法在鉴定分析方面,具备分离效率高、敏感度高、使用样品量少、分析时间短等特点,因此本实验选择了GC-MS法对该药枕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为药枕的治疗机理与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 (5 mL,南京金正教学仪器有限公司);5973N/6890N型GC-MS-计算机联用仪 (美国Agilent公司)。

1.2 材料 福州市龙华康健养生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颈椎热敷药枕。

1.3 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OV-17柱 (0.32 mm×30 m,膜厚0.25 μm)。升温程序:从60℃开始保持2 min,以5℃/min升温至250℃保持10 min,载气为氦气,柱流量110 mL/min,进样口温度260℃,进样量0.2 μL,分流比20∶1。质谱条件:EI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80℃;扫描范围:30~550 aum。

1.4 挥发油提取 取药枕中药成分粉碎物500 g,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8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5 h,得黄色挥发油0.8 mL。挥发油得率0.16%。取挥发油适量,用丙酮溶解稀释成一定浓度,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以微孔有机膜过滤,备用。

2 结果

采用GC-MS法对药枕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将其总离子流(谱图略)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峰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进行检测,所得MS图经计算机MS数据库检索,并按各峰的MS裂片图与文献资料核对[3-5],确定了药枕中药的19种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药枕中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

3 讨论

颈椎是连接大脑与身体的唯一通道,而大脑是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中枢,颈椎的重要性犹如支点之于杠杆。颈项部分布着极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大的血管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和相对应的静脉等,神经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等[6]。当颈椎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异常,例如:颈椎旋转错位、滑膜嵌顿、小关节絮乱、神经压迫等时,有可能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①使血管出现痉挛性收缩而表现为大脑供血不足;②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表现为僵硬疼痛;③本体感觉输入增加,刺激前庭位置感受器,出现眩晕;④出现局部的炎症水肿,进一步刺激血管神经加重症状。而药枕的挥发油成分可通过刺激增加头颈部动静脉的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机能,还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增强人体自我调节修复功能,调节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从而起到治疗或防治疾病的作用。

同时头颈部为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集聚之处。其中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贯穿于人体的躯干和头颈,足少阳胆经及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头颈部的后外侧,四条经脉都入络于脑中。因此,药枕的挥发性成分不仅可以作用于局部,也可以调节全身的身体机能。药枕的挥发性成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通过作用于头颈局部后透过头部的皮部、腠理由外进入人体,通过经络的经脉之气运行传导,输送于归属及其相关联的脏腑,沟通内外,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如同清代医家吴师机在最早的外治专著《理瀹骈文》中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7]。二是药枕中芳香走窜的中药的挥发性物质还可通过鼻腔进入到人体中去。中医学认为, 肺开窍于鼻,鼻为气之门户,肺为百脉朝聚之处。人鼻黏膜的表面积为120~150 cm2,黏膜下血管丰富,小静脉、小动脉、毛细管、淋巴管交织成网,能使药物迅速吸收,可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8]。药枕的挥发性物质弥散到空气中,经人体的呼吸运动吸入鼻腔,鼻腔鼻黏膜受到挥发性物质的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挥发油成分向血液和组织液中渗透并且进入到人体的内循环中,从而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而且,一部分中药挥发性成分可经鼻吸入后直接抵达肺泡囊,也能迅速被吸收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9]。

该药枕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其挥发性成分,通过分析其中含量较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桂皮醛(25.53%)、异冰片 (19.91%)、紫苏醛 (7.86%)、δ-杜松烯(5.66%)、古巴烯(5.38%)、石竹烯 (4.45%)、樟脑(4.1%)等。其中桂皮醛是药枕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烯醛类有机化合物,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10];异冰片具有抗炎、止痛作用,而且还有促进其他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11];紫苏醛具有镇静及镇痛作用[12];烯类及樟脑具有镇静、止痛作用[13]。这些成分可为药枕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药枕挥发油枕头
枕头到底怎么选?
外治疗法
——药枕疗法
枕头里的秋天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使用药枕要讲究什么?
使用药枕有什么讲究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自己动手做药枕 药香中轻松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