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元史研究

2018-11-17

社会观察 2018年11期
关键词:碑刻范式史料

40年来中国的元史研究成果丰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不可否认,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元史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引人注目的新史料。除了这些新史料,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例如,地方志、金石志中的元代文献辑录,对元代碑刻及拓片和新出土的墓志、碑刻等的整理,以及对“域外史料”进一步整理和利用。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元代的重要考古发现首推黑水城文书。泉州等地的宗教石刻以及全国各地的元代文物也不少。今后,应综合考古发现,带领元史研究进一步深入。

第三,客观世界的变化和研究手段的进步,都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以往一些被视作研究的“范式”,现在看来,还有许多需要重新认识的地方。近年来,日本蒙古史学者杉山正明的系列通俗读物被大量译成中文,引起了不少波澜。有关“新清史”的热烈讨论,也波及部分元史学者。如何打破以往以汉族、汉语、汉文化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从不同角度,从亚洲乃至世界视野研究蒙元史,一时成为热门话题。部分学者的讨论与回应,曾结集为《重新讲述蒙元史》出版。

第四,在推动元史继续发展上,研究视角的拓展和深化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时间上拓展主要指将元代纳入中国历史进行长时段的考察。空间上的拓展则是将元史置于13—14世纪世界史的格局下,重视多种语言史料的解读和比较。视角的深化则是旧有领域内的升级更新。

第五,元史被国内不少学者称为“不中不西”之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元史研究融入世界正逢其时。

猜你喜欢

碑刻范式史料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史料二则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从碑刻看清水江流域民间生态行为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