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18-11-17

社会观察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法制史局面秦汉

40年来,在中国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

(一)简牍、碑刻、墓志等新材料的发现,改变了传统研究严重依赖传世文献的局面。

(二)对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性研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曾经一度出现过热烈的局面,相继有不少断代史研究方面的著作问世。1989年之后,断代史撰写之风慢慢平息,断代史作者著作渐渐减少,至今已进入平稳时期。代表性成果有以下几部:翦伯赞《秦汉史》是张传玺等对翦先生1946年出版的《中国史纲》第二卷进行整理校订的著作。还有林剑鸣《秦汉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

(三)政治史研究取得明显突破。政治过程、政治事件、社会性质、阶级阶层、利益集团、豪族、门阀世族、贵族制、寒人政治研究都积累了大量成果。

(四)秦汉法制史研究长期沉寂的局面被打破,围绕着秦简、汉简而出现了秦汉法制史研究的热潮,一些新论著、新观点不断产生,旧认识被改写。

(五)民族史研究获得丰硕成果。林幹《匈奴通史》《突厥史》《东胡史》三部著作是突出成果。

(六)以往的经济史研究,偏重于农业经济,偏重于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研究。1978年之后,这一状况得以改革,区域经济、部门经济、产业结构等过去很少研究的问题得到重视,课题选择的多元化渐成趋势。

(七)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在更宽阔的领域展开。在新史学看来,社会生活才是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历史并非只是王侯将相的历史,关注民众的生活才是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界也逐渐关注社会生活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猜你喜欢

法制史局面秦汉
打好同心牌 共筑“根魂梦” 开创港澳侨和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寺田浩明著《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课程定位及其教学思路探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探讨
——对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分析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通史”与“专题史”——民国法制史研究代表作比较分析
“四个结合”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面对复杂局面必须找到突破点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