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茶艺课程建设研究
2018-11-16许婧
许婧
一、高职茶艺课程培养目标
1.茶艺师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基本知识,具备茶叶冲泡、茶事服务、茶叶营销的能力,主要从事茶艺表演、茶叶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茶叶经营者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培养的茶叶经营人才能够适应管理、营销和服务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茶文化基本知识、管理知识、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茶叶基本知识,具有茶楼、茶行、茶店的服务、经营与管理能力,主要从事茶楼经营管理、茶叶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茶艺课程人才培养的问题
1.实训设施单一
目前我国职业类院校的茶艺实训设施存在设施简易陈旧,数量不足或种类单一的现象,跟不上市场脚步,与行业发展脱节,不能满足实训需求。
2.专业教师专业知识薄弱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许多专业课教师通过高校和企业进修转入本专业开展教学。虽然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基本能够得到学生认可,但是缺少能够从茶具、茶席设计、表演等方面进行课程创新的专业教师。
3.教学模式传统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有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不容乐观。
三、 高职茶艺课程人才培养的对策
1.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实践技能
茶艺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环境,茶艺实训室需要干净整洁、古朴典雅的环境,从茶桌、茶具到挂画、灯光等都会引导上课的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更投入地学习泡茶技法。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茶艺课程采用校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内容。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将课堂延伸至茶馆、茶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在实际场景中学习企业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接受前沿信息和技能的好机会。
2.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茶艺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实体茶叶样品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操作环节,通过情境教学法等的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参加技能比赛,更新教学理念
技能竞赛能够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加各级机构举办的技能比赛,可以扩大知识面,获取教学经验。技能大赛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综合能力的平台,通过展示技能,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以赛促教。
4.增强师资力量,扩大教学视野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知识经济的新時代,教师不仅要夯实专业基本功,认真教学,还要不断学习,锐意进取,通过多渠道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茶艺教师可以不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可以参加技能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拓宽专业知识面;此外,学校可以聘请客座教授及职业经理人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与行业人员交流的渠道。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同时各专业都有其特殊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普遍规律不能直接应用到茶艺课程中。因此,我们应当结合茶艺课的特殊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茶艺课程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伍 萍,宋 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
[2]刘伟华,林红华.延伸课堂、传承文化、推动茶文化专业建设[J].农业考古,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