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探析

2018-11-16孟发兵

求知导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孟发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思想也随之变化。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如何应对时代的考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期改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尴尬的现状,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许多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究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诸多方面的影响

(1)大学生交往方式呈现新变化。当前大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与他人进行快捷的沟通,这种匿名的方式不但减少了很多干扰因素,还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隐私得到了保护,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情感交流、心声倾诉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他们更希望通过虚拟交流的方式向教师和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他人的肯定,新媒体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但是,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往往使大学生摆脱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束缚,忘却了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长期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不但影响大学生的沟通交往,还容易给大学生带来交往障碍,甚至使其出现逃避现实的倾向。

(2)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呈现多元化。传统的大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新时期的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多样化需要,他们往往利用互联网自主搜寻感兴趣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挑战。当前网络上的信息繁杂,再加上大学生刚进入校园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很容易被不良的网络信息蛊惑。同时,西方媒体的故意煽动,很容易使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产生抵触心理。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元化途径给国家的监管也带来挑战,在出现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发声,使一些原本的小事被刻意放大,引起大学生的注意,造成不良的后果。

(3)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我国的大学已经逐渐摆脱了单一的教师授课模式,开始逐步探索类似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使大学生跳出时间、地点的限制,开启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大学生可以轻松利用手机或电脑获得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并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专业学科知识,使课堂了解了当前学科的前沿文化,新媒体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接受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我们也要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监督、容易产生依赖等缺点,要区别对待。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当前新媒体不但技术信息量大、覆盖广,而且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与传统媒介形成了优势互补。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覆盖为新媒体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能,它们更成为大学校园的必备设施,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用品。许多高校很早就开始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各个高校基本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快速、全面地传播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摆脱固有的程序束缚,创造性地应用图文、视频等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2)新媒体自身的特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低头看”,不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教学内容很难得到吸收,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而新媒体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学生利用智能设备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为知识的储备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校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特性,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其中,打破固定场所的限制,不断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真正做到化被动为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

(3)新媒体为师生沟通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今大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比较明显,表达欲望极强,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真正打破了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使学生可以在新媒体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大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的一些问题既不愿意与朋友交流,也不愿意与管理者沟通,使得许多管理者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多数大学生其实希望通过新媒体这一平台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感情与朋友、教师分享,更希望在虚拟的环境中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感受,既方便了管理,又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任。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创新、挑战的过程。新技术的应用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和理念。学生无法接受沉闷的课堂氛围,期待更多的信息传递。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现实与虚拟的融合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和学习方式,也改变着高校的传统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影响十分深远。遗憾的是,当前国内仍有许多高校无法与时代同步,不但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设施陈旧,而且对于新媒体的运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上没有前瞻性和实效性,对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提供了便利,面对各种繁杂的信息,往往是受教者先于教育者接收,而且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鉴别能力,对于新媒体中出现的非主流思想、不健康内容等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无法甄别有效信息,再加上新媒体自身具有吸引力强、功能强大等特点,极容易被学生接受。大学生每天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浏览网站、微信聊天、虚拟游戏等,一些负面信息的长期渗透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观念偏离正确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

(3)新媒体的特性容易使学生产生交往障碍。类似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虚拟性,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性进行匿名的沟通交流,这就造成新媒体的言行无法规范,也无法查实,甚至会出现虚假言论、不健康词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良言行。大学生长期处于虚拟的交往中往往会对现实的交往产生影响,无法与周边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虚拟的交往减弱了大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造成了现实与虚拟的差距,一旦在虚拟世界适应后,将直接影响现实的表达,与周边人的交往产生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多重人格或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新媒体视域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思考

(1)转变观念,强化人文关怀。要转变以往的陈旧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研究大学生发展规律,强化大学的主体意识,避免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以此为切入点,以生活化、个性化的理念弥补大学生所欠缺的人文关怀和信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关怀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与学生沟通,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以引导为主,强化发展理念,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2)加强建设,牢牢掌握主动权。面对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西方媒体的侵蚀,如何加强建设、掌握主动权是当务之急。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中的作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文化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要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提升新媒体吸引力,内容要源于生活,源于学生,既要具备趣味性,又要具备引导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校园网络阵地的感染力、引导力,指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强化学习,适应新时代教育。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自身意识,把外在的需要内化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不断了解学习新的网络知识,新的授课技能,完善个人媒体素养,熟练运用网络语言进行舆情分析和预判,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习,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正能量。大学生也更渴望通过新媒体与教师进行交流,教育者要变管理者为引导者,与学生共同进步成长。高校要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无论在硬件配备还是人员选择上要给予保障,要建立一支既有较强思想理论水平又有专业新媒体技能的人才队伍,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新媒体是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下高校要有效利用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和技術优势,避免或减少新媒体的负面效应,探寻出一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黄 领.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

[3]于 乐,唐登蕓.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实践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9).

[4]陈赛金.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转向[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

[5]赵 浚,张澍军.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耦合与进路[J].学术探索,2018(5).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