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储藏方法
2018-11-16李文海
李文海
马铃薯的储藏与禾谷类作物的储藏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和特殊性。由于收获的块茎一般含有75%左右的水分,在储藏过程中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而腐烂,对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比禾谷类作物要严格得多。因此,在储藏期间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减少马铃薯的损耗和实现安全储藏。
1.温度。马铃薯在储藏期间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种薯储藏一般要求较低的温度条件,才可以保证种用品质,使其田间生育健壮,并能取得較高的产量。在高寒地区,一般存放在砖窖里,储藏初期在10—11月,马铃薯此时处在后熟期,呼吸旺盛,会分解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容易出现高温高湿,这时应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最适温度为4℃;储藏中期的12月至次年2月,正是严寒低温季节,薯块已进入完全休眠状态,易受冻害,这一阶段应是防冻保暖,温度控制在1~3℃;储藏末期3—4月,气温转暖,窖温升高,种薯开始萌芽,这时应注意通风,温度控制在4℃。
2.湿度。当储藏温度在1~3℃时,湿度最好控制在85%~90%,湿度变化的安全范围为80%~93%。在这样的湿度范围内,块茎失水不多,不会造成萎蔫,同时也不会因湿度过大而造成块茎腐烂。
3.空气。马铃薯种薯储藏窖内,必须保证有流通的清洁空气,以减少窖内积聚的二氧化碳。如果通风不良,窖内积聚太多的二氧化碳会妨碍块茎的正常呼吸。通风还可以调节储藏窖内的温度和湿度,把外面清洁而新鲜的空气通入窖内,同时把积聚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窖外。
4.堆放方法。马铃薯种薯在窖内的堆放方法有堆积黑暗储藏、薄摊散光储藏、架藏、箱藏等。以前我们主要采用堆放和筐内储藏,这些方法容易使马铃薯伤热发芽,损失率高达20%。现改用尼龙丝网袋装马铃薯种薯,堆放在窖内,50公斤/袋,6袋/垛,3排/堆,为便于通风,每10排空1排。在储藏期间不用倒窖,块茎损失率仅为5%。
5.管理方法。马铃薯种薯在入窖前,要将窖内清理干净,用石灰水消毒地面和墙壁。种薯要严格选除烂薯、病薯和伤薯,将泥土清理干净,堆放避光通风处,霜冻前装袋入窖。入窖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杀菌(120平方米的窖用500克高锰酸钾兑700克甲醛溶液),每月熏蒸1次,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的蔓延。并且每隔7天使用甲酚皂溶液将过道消毒1次,以防止交叉感染。另外种薯储藏期间,老鼠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被老鼠咬伤的种薯易腐烂而且影响出苗。总之,马铃薯种薯储藏期间,要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控制窖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马铃薯的种用品质,降低储藏期间的自然损耗,为马铃薯生产提供合格的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