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试探

2018-11-16徐艳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徐艳

摘 要: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制定了大量相关支持政策。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校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提出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促进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目前我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堪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戰略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根本目的是将就业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以创新意识为核心。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走入市场,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人才教育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问题,在此方面课题研究起步较早,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研究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英国政府大力支持鼓励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设立启动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相继搬出相关法律,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发展。

国内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集中在创业人才培养提出背景、评价标准等基础问题探讨,对国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引荐,以及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探索等方面。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本,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的新时代,高校人才与科技需求多元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方针改革的重点。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创新创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二、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方面较为薄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尚未完全得到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很多无创业经验的学生自主创业困难重重,多数家庭家长将学生的稳定生活视为人生目标,此思想观影响了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就业率为衡量标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从一开始就扭曲了本质意义。一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计划比赛多出于功利性心理,注重比赛结果,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够充分全面。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往往是获得社会认可的文凭证书。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就业率为最高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应积极转变以往教育理念,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一些高校不愿在创新创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创业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在以往教育观念方式影响下,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方式的落后使得学生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发展[2]。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与应变能力,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开设的创业创新课程数量较少,教学课程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程质量不高,难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未出版统一的创新创业教学教材,导致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效果不理想。

高校在组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活动形式内容单一陈旧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与活动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平稳发展的主要推动器。我国科学教育理念发展起步较晚,国家与社会教育处于探索学习先进思想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家长就业观念落后,社会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一些高校未理性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形式开展,生物工程专业应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挖掘整合学校工科资源,改进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将低年级学生创业基础课列入必修课程,重点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核心创业能力,重点增设发酵工程、生物工程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课程。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应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新途径,努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平台。学科竞赛是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学会组织,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等为大学生参加常设的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在培养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使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校应积极成立学科竞赛协会,加深生物工程专业师生对学科竞赛的了解。定期组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优秀学科竞赛作品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吸引全国行业对学校科技成果的关注。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以新闻形式深入报道学校学科竞赛情况,增进社会及学生对学科竞赛举办的作用意义及规章条件等情况的了解。

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生活学科知识的接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问题解决意识。不断优化竞赛环境,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作用。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设计学科竞赛项目,以便将学科竞赛优秀成果项目直接投入企业生产中。企业应对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予以物质及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学科竞赛的兴趣与创新热情。

随着我国高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高校科技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重要渠道[3],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公司创业平台作用。高校理工类专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我国高校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方面研究实践起步较晚,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创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高校管理者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当前教育发展新形势。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提高对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

实验室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以不同形式对全校学生开放,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实践指导。学院统一安排立项团队选择课题,鼓励学生在读期间组织成立专项团队,由专业教师根据科研项目拟定研究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系列实验环节,进行课题探究。

加强校企合作,与生物发酵、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结成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方案,组织学生提供企业项目研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重视,整合教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教学模式,增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07):34-39.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3]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6,34(12):59-67.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道路探析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