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
2018-11-16聂绍满刘东
聂绍满 刘东
摘 要: 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占有很大比重,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步骤。情境是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条件,是解决口语交际教学低效的迫切需要。但目前存在情境虚化和去情境化教学等问题,必须寻找情境和口语交际之间特殊的契合性,立足于情境视角,联系口语交际教学特征,探讨以情境创设为框架、话题选择为切入点、情境评价为反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口语交际 情境 教学策略
探讨口语交际的情境性,首先重估口语交际的价值及内涵,比照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找出情境虚化的根本问题,其次将口语交际教学置于情境的视野中,探寻情境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关系,最后以情境方面相关理论为依托,借鉴情境在各科教学中的实践,从不同视角为情境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整合奠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建立“话题选择——情境预设——情境评价”的教学框架,从情境与口语交际的特殊契合性出发,有效实现口语交际教学高效。
一、情境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具有特殊作用
基于情境的教与学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并且在很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情境依托和样本示范。口语交际与情境相辅相成,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是目前的教学趋势。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育整个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五大板块之一,口语交际教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口语交际课”旨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根据既定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沟通互动。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学会一些特定的口语交际方法,在倾听交际对象的同时,能养成有礼貌尊重别人的好习惯,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扮演着本职角色,更充当着教学媒介,衔接着语文教育的其他四个教学板块,让语文教育更灵活紧凑。
(二)情境与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特殊的契合性
从不同角度出发,“情境”也有多种释义。根据心理学研究和解释:“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1]从口语交际的角度看,情境就是口语交际的背景场合。上述多种释义交叉重叠出情境的两个特点:“情境”与事件发生时的环境和背景相关;情境对事件的发生会产生多重意义,并对人的心理变化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情境教學理论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是在情境和实践的不断磨合中生成的。基于情境是学习的基本条件,教育要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并通过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主动学习。并且情境与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特殊的契合性,口语交际只有在特定情境中才能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脱离了情境的口语交际将变得没有意义。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去情境化的表现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育五大板块之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对语文课程体系的革新有重大意义。但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口语交际课未能发挥真正作用,脱离真实情境的教学或去情境化教学是目前口语交际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脱离实际情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八个语文园地内容,其中第一个板块就是口语交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因为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内容”。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话题有很多是空泛不切实际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有一些话题是直接从生活中选取的,不加修饰就直接让学生练习。如部编语文一年级下第一单元的话题是“我们的新玩具”,要求学生将玩具带来并和同学分享交流,也可以带材料在课上动手制作玩具。就乡镇学校来说,很多学生对玩具的概念不那么完整,在分享交流时,就会无话可说,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选择话题时还会直接套用一些简单的生活片段,比如“打电话邀请朋友去春游”、“给朋友简单介绍自己的家”,这一类较为琐碎的口语交际活动在生活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并且偏向生活化,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帮助不大。
(二)口语交际教学中缺乏交际情境的创设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交流传递信息情感的活动形式”[2]。口语交际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展开教学。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很少会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交流,甚至还会出现学生以听为主、教师全盘讲授的局面。
教师以讲授为主。以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为例,提出口语交际的三个方向:1.小兔子发现大南瓜。2.小兔子身边只有自行车。3.小兔子遇到了大狗熊。提问:如果你是小兔,你将如何把南瓜运回家?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这种方式教师能细致讲解口语交际知识点,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交际技巧,并能有效节约时间。教师更多的是单方面关注学生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互动时的沟通交流。这种做法没有遵循口语交际课堂的规律,学生的口语交际更偏向于回答问题,对话语言缺乏逻辑联系,违背口语交际本身的意义。
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学习模式具体表现为:听讲—理解—作业—测评。学生只要认真听,记录笔记,考试照搬答题,学习任务就算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听成为最首要的学习方式,这种方法单一呆板,不利于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时教师并未创设相应合适的情境,导致学生的互动交际缺乏真实情境的依托。这种学习模式容易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从被动接受中进行无情境或者情境脱离实际的口语交际学习,导致学生不能掌握特定的交流技巧。
(三)口语交际教学缺乏真实情境中的评价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主要来自于教师,大部分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做一些相关评价。但口语交际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学习,但这些方面的评价相对比较匮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表现做出评价,一方面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做出相应调整。但真实的口语交际课堂大部分都是程序性的知识学习,极少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对话互动,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死板,而且是注重学习结果多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在交际互动以后呈现出来的书面结果在评价时占有很大的比重。除了课堂教学评价外,教师对于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口语交际评价比较少。
三、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以情境为着力点,从生活实际中提取话题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既定内容产生双向联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互动学习”[3];最后以创设的情境为根据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延伸拓展。
(一)基于生活情境选择话题
选择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时,首先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口语交际的主体是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表达。只有选择贴近真实生活的话题才有可能建立起教学话题和学生口语表达经验之间的联系,学生才有话可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情境,学生才有兴趣表达交流。
1.话题选择要贴近生活
选择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时,首先,可以从语文的其他教学领域即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中提取话题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大胆地发表观点,使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其次,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取话题,呈现方式可以是演讲,也可以是辩论,既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又实现交际双方的双向互动,实现口语交际课堂价值最大化。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实时发生的有较大影响轰动的热点事件作为话题,这样的话题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实时发生的事件,有利于发展学生正面积极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2.话题选择要贴近学生
在选择话题时,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都处于童年期,其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4],在这个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会越来越强。在两种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因此,选择话题时,应该优先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学生常见的事物或学生经常参加的活动为素材,然后增加一些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话题,比如针对某一件事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辩论一些综合性事件。话题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更顺畅。
(二)情境预设
1.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
首先,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自由的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战胜怯懦,愿意交流互动。其次,学生之间需要学会相互尊重与理解,共同营造轻松和谐的口语交际前提环境。在课堂教学时,需要教给学生一些特定的交流互动技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先要倾听别人,根据倾听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应答,在交际过程中互相帮助。这样和谐的情境创设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学生有话想说,教学过程更流畅。
2.多形式创设交际情境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学生已有口语交际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互动交际情境,将口语交际训练和学生实际生活基础有机融合,实现“单向训练”向“真实交际”的转化,将单向训练变成情境中的双向互动训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情境创设呈现的不同效果,把情境创设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1)多媒体呈现情境
丰富口语交际情境化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与话题情境相关的具体图片资料,再加上音乐的播放辅助,不仅能迅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让学生尽可能融入话题情境中。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特定的情境,由于其直观性和形象性,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呈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提问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技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根据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能从中挖掘到既定的技巧性知识。在口语交际课上,借助问题创设情境是常用的方法,如口语交际课《热心助人》教学纪实:
师:昨天隔壁王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在放学过马路时看到一名老人摔倒了,这名学生本能地想去搀扶老人,但想到新闻报道的各种碰瓷事件,这名学生又迟疑不决。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热心肠的孩子,你们愿意帮帮这名学生给他一些建议吗?
生:(异口同声地)愿意。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觉得课堂充满挑战性,同时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基于真实情境评价
1.交际话题的真实性
口语交际话题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或者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交际话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话题对学生具有真实的、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挨打几乎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事,你认为父母打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吗?请论述你的观点,并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班级准备组织一次春游活动,还没有确定地点,请讨论一下,提出你的建议”、“过马路时看到老奶奶摔倒你是否会去搀扶,为什么”?
2.评价环境的真实性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是整个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它能检测学生口语交际学习情况,并能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教师在预设情境时,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在学生对话题素材阐述看法时,可以选择小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呈现,教师则需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及时进行评价和启发。
3.评价方式的真实性
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评价方式,主要是就学生在创设情境中的综合表现、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体现、活动结果的整体呈現三个方面做出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语言性评价,比如两个小组对同一事件展开辩论各抒己见,教师就需要在每个小组完成阐述以后从语言的逻辑性、语言的可读性、观点的准确性等方面发表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便于学生对之后的呈现做出相应调整。评价的方式还可以是记录式结果性评价,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记录观察,观察要点包括是否脱离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课堂上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练习是否有应用到实际生活的价值、小组之间的合作性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对观察记录的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适当做出一些等级评价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都要尽可能不同,才更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美玲.论道德学习的情境支撑[J].教育探索,2008(2):10-11.
[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3]陈燕华.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4]柏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三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Z1):76-77.
[5]潘涌.直面世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新概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4(8):40-43.
[6]曹辉.“情境”的教学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7(1):57-59.
[7]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24.
[8]于月红,崔云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