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管理创新及相关问题研究论述

2018-11-16玄有福李英军

消费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玄有福 李英军

摘要: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的实施,是构建现代化职教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职业教育新思维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管理创新展开了研究,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贯通教学 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数量建设、质量培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改变。社会及个人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越来越明朗,而且高职院校中贯通教学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入手点,同时成为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管理创新手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帮助。

一、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内部因素。在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过程中,学校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在经济下滑、社会复杂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的忧患意识有所减弱,针对学校发展没有形成较强的前瞻性,缺乏危机意识。②缺少对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而且服务意识、服务能力都有待提升。③在师资、生源、课程发展、办学理念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优化,师资队伍无论仍然存在问题,如双师素质、高层次人才等,没有实现深入培养。④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不是特别高,导致人才综合素质有所降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不是特别高,教师队伍有待壮大,有待突破国家级标志性的成果。⑤校企双方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同担的密切型办学局面没有真正形式,导致校企合作机制缺乏有效性。⑥办学效益有待提升,办学经费途径的拓宽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没有完全实现。

2.学校外部因素。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不仅受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很多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在经济新常态下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已经接近饱和,不利于贯通项目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有效实施。②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报考情况,可以看出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实属无奈,在学历优势的影响下,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逐渐降低。③学生数量不断减少,社会与学校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近年来,在适龄入学学生减少和高校无序招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生源危机,在学校竞争日渐激烈的基础上,给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压力。

二、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管理创新手段

1.注重常规检查,构建贯通学籍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创先贯通项目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常规检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每天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4~5次,认真做好记录。②每年度分四次检查教师教案、学生笔记、学生作业以及教学进度。③检查期中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辅导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予以处理。④不定期按照年级、专业召开教师座谈会,充分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学生所提意见,努力做好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的管理工作。此外,高职院校应该构建贯通学籍管理体系,形成成绩管理系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加以管理,并做好学生学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重視专、本、硕一体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该将其与本科同等对待,将两者一同纳入专业体系,以专业为基础进行试点衔接,如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3+2”模式,选择几个突出的专业与本科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贯通型人才。除此之外,也可以实行高职院校与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经过本科二批次录取之后,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毕业之后颁发的是本科院校证书。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研究生工作站,共同培养本科院校中的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置高职院校研究所,积极探索以学分转换和学历补充为重点的贯通机制,在专、本、硕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贯通人才的有效培养。

3.组织开展活动,提升教学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在寒暑假时间,以教师为基础开展读书、写教育事件的活动,并且在一学期开始时要求教师写心得体会和教学心得。上述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对理论学习和经验的总结,还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个人修养,对培养贯通人才意义重大。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公开课听评课制度,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公开课展示汇报活动,通过公开做课的形式能够广泛征集听课教师的意见,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激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贯通人才的培养。

4.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最常用的一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存在着一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如校企合作过于表面、缺少深度合作机制等。所以,在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搭建合作平台时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创新贯通教学下校企合作新模式,如建立专业实践教学点、加大课程研发力度,创办特色培训班等,加强学生与企业优秀工作人员的交流,完成校企合作基础的有效建立,进而创新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管理手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贯通项目教学的实施,对培养贯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院校可以从注重常规检查,构建贯通学籍管理体系、重视专、本、硕一体化、组织开展活动,提升教学业务水平、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贯通教学,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