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歌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
2018-11-16袁淑芬
袁淑芬
[摘 要]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优美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脚本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独特的个性体验,再细品语言,调动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交流、对话,在“以美读美,以情品文”的心灵对话中发掘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
[关键词]诗歌;朗读脚本;个性体验;心灵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17-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所谓个性体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调动各种感官,用全身心去关注、感知、体验、品悟、评价某一氛围、事件、人物、思想、情感等。通过体验,学生把一个原本外在的、陌生的、和自己毫无关联的对象转变为一个内在的、熟悉的、和自己有联系的甚至于可以交流的融入自己内心的存在。
体验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智慧,而且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更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体验的真实场景,引领学生体验他们从未接触的点点滴滴。
一、以美读美,点燃创造美的火苗
1.创设优美情境,启动情感体验
课前预习,人人动手。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用抒情的笔调、诗化的语言写成“作家和作品介绍”。教师再从中挑选几份以备课上使用,教师也“下水”创作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以《再别康桥》为例,课上展示课件:康桥美丽的风光,舒缓深情的背景音乐。提名学生表情朗读自创作品——作家与作品介绍,从不同角度展示学生自学所得,充分调动学生的读诗兴趣。教师再以抒情的语调范读“下水”创作,进一步渲染诗的意境,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勾起学生了解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渴望。
2.把握韵律节奏,感受音韵之美
诗歌是讲究节奏、韵律和音律之美的,或称之为诗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能使诗歌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成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艺形式。《再别康桥》是现代新诗中的现代格律诗,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虽不像旧体诗那样严格,但是也有自己的规定。它四句一节,每节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单句为两音步(顿)——五、六、七节例外,双句押韵,每节换韵,朗读起来节奏既错落有致,又相对整齐,呈现出波动感,末节和首节相呼应。引导学生把握它的韵律节奏,感受它的音韵之美是使学生产生个性感悟的前提。所以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对诗句内部节奏进行划分,对韵脚展开讨论,再通过反复听读、配乐朗读等实践,让学生体味到诗歌的音乐美,为更好地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3.设计朗读脚本,形成个性感悟
要求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初步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找到感情基调的依据,即对诗歌进行朗读脚本的设计:参考文本旁注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进行语气、节奏、情感上的处理——设计、朗读、品味融为一体。以下是《再别康桥》朗读脚本设计的课堂实录:
生1:“轻轻”“悄悄”“沉默”构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境界,一种无声的别离,“此时无声胜有声”,比有声的表达更富有诗意,感情更深挚含蓄。
生2接生1的话:诗人的别离是悄悄的,因为诗人热爱康桥,不愿惊动康桥。我认为应该读出小心翼翼的感情。
生2的话音刚落,课堂内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可见她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请学生当场朗读首尾相呼应的两节,效果果然不错。学生们感情真挚,神情投入,好像离别之人正是他们自己。是啊,他们刚刚离别了相依六年的母校和同学,所以他们感同身受,这样的朗读,不正是他们自己情感的宣泄吗?我趁势提了一问:“节奏和语气如何把握呢?”
生3:节奏应该缓慢,语气应该低沉。因为离别是伤感的。
生4有不同意见:节奏宜缓慢,因为依依不舍,但语气不应该太低沉,因为在诗人笔下,作别康桥,就像作别“西天的云彩”,忧伤中带着一些洒脱,应该读得很潇洒,无拘无束。
生5:是啊,诗中的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柔波”“水草”“天上虹”“梦”“星辉”……都清新美丽,没有沉重的感觉。“新娘”美丽,“彩虹”灿烂,所以读起来令人喜悦,应该读出对康桥的热爱、眷恋之情。
生6:“轻轻”“悄悄”是叠词,增添了诗的节奏感。诗的首节和末节带着一些轻微的跳跃感,应该读出跳跃感。
对生6的发言我倍加赞赏。我庆幸经过《月迹》一课中关于叠词的讨论,学生对叠词的运用已有了真切的体悟。
在朗读脚本设计中,徐志摩對康桥的感情已经如涓涓细流渗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心智和情感的一部分,解读的过程也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学生的品析与理解也许不全面,但在朗读脚本的设计中,学生能逐渐结合自己生活的积累,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在朗读中读出独特的个性体验,这正是朗读教学所追求的。
二、以情品文,引航感知美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要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教学的本源也是唤醒学生的心灵。诗歌有着诗意盎然的形象和耐人寻味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与诗歌展开心灵的对话,那么诗歌这一文化瑰宝就会发出璀璨的光芒。但笔者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语文教师走上了讲台,但没有走进文本,更不用说走进作者的心灵了。下面以《关雎》的教学为例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次语文公开课,有一位教师在教《关雎》时,与学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诗歌中的君子对女子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1:喜欢,喜爱。
生2:爱慕,为之倾心。
师:这是一种爱慕之情。那还有什么情感吗?
生3:渴望、渴慕。
师:他的渴慕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3:“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生4:“辗转反侧”。
师:渴慕之情是这么的浓厚,那君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爱慕”“思慕”之情呢?
生(齐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嗯。这原来是一位“窈窕淑女”啊!难怪有如此的魅力!
这位教师的文本解读偏平面化了。他没有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与诗歌展开心灵的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衣、心灵的表征,学生如果能反复咀嚼、含英咀华,就会体会出一字一词一句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窈”,深邃,比喻女子的心灵美;“窕”,幽美,比喻女子的仪态美;“窈窕”是指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淑”是好,善良的意思;“窈窕淑女”是贤良淑德、内外兼修的女子。这是君子“好逑”的内在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就认为君子的渴慕仅仅停留在“窈窕淑女”四个字上,“窈窕淑女”真正绰约的风姿在诗歌中有细致的描绘。为此,我和我的学生曾进行过以下有意义的探究。教学片断实录如下:
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你认为“窈窕淑女”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生1:一个美丽的女子。
生2:一个善良的女子。
生3:一个温柔的女子。
生4:一个勤劳的女子。
师:概括得很不错!她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女子,那么在诗歌中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齐声):淑女采摘荇菜的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那些描绘动作的句子,声情并茂地朗读它们。
师生(齐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师:《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行为是性情的外化。我们设想一下,诗歌中反复细致地描写“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这些淑女采摘荇菜的动作,言外之意是什么?
(师出示多媒体画面)乐府《采莲诗赠友看朱成碧》: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东家莫愁女,其貌淑且妍。十四能诵书,十五能缝衫。十六采莲去,菱歌意闲闲。日下戴莲叶,笑倚南塘边。”
师:细细品味以上莫愁女采莲时的情景,你们觉得她是怎样一个女子?
生1:从“笑”看出莫愁女性格开朗、活泼。
生2:从“貌淑且妍”看出她美丽、端庄。
生3:从“十四能诵书”看出她知书达理。
生4:从“十五能缝衫”看出她心灵手巧。
生5:从“十六采莲去” 看出她勤劳,热爱生活。
……
师:正如大家所说,莫愁女是一个活泼开朗、勤劳善良、端庄秀丽的女子,她使人产生的是一种“思无邪”的审美愉悦。那么课文中的淑女魅力又有哪些呢?
生1:淑女采摘荇菜好比莫愁女采莲,她们婀娜多姿,在明洁如镜的河面上、溪水边,娴熟优雅的采荇菜的动作是君子“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触点。
生2:淑女这样不断反复的优雅轻盈的动作,不仅停留在君子眼中,更勾起他内心无尽的遐想。
生3:如此秀外慧中、端庄美丽的女子让君子爱慕、痴迷,不禁让君子产生 “思无邪”的审美享受和内心愉悦。
生4:禁不住让君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生5:让君子希望有机会能和淑女“琴瑟友之”,促膝长谈,更希望有一天能“钟鼓乐之”,把她娶进家门。
师:如果把“采荇菜”改成“采红菱”或者其他可以嗎?
(小组讨论)
小组一: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它对周围环境要求很高。如果环境污秽,它就无法生存。
小组二: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者,它生长的环境一定是清水萦绕的。
小组三:荇菜对水质的要求极高,荇菜暗喻淑女生活环境高雅,也可以暗喻淑女追求高洁清澈之内心。
师:大家交流得很好。《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它既能反映君子爱美之心的执着追求,更能让我们走近几千年前的古人,了解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
诗歌中充满着对自然美、生命美、人性美等的讴歌,流动着对情意美和智慧美的礼赞。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引航者,在“以美读美,以情品文”的心灵对话中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作者深切交流、与文本深入对话,既呈现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更让学生审美得以提升,精神得以滋养,人格得以健全。
(责任编辑 周侯辰)